陪着局长看森林康养市场
秦智勇
这一周,非常荣幸能陪着林业局的局长调研森林康养市场。这个市场至关重要,未来可以达到GDP的6%-8%,2030年将达到30万亿的规模。我前几天也发了GDP每增加一个%点就会带来多少的就业。
所以,森林康养,我们不得不快速学习。
我的理解如下:
康养,简单理解就是健康养老。进一步理解,是健康、养生、养老、疗养,就是身心健康。更系统地讲,康养的核心功能,在于尽量提高生命的长度、丰度和自由度。
从生命的角度出发,康养要兼顾生命的三个维度:一是生命长度,即寿命;二是生命丰度,即精神层面的丰富度;三是生命自由度,即国际上用以描述生命质量高低的指标体系。
一,市场规模
中国老年产业的规模到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8万亿元和22万亿元,对GDP拉动分别达到6%和8%,产业远景十分可期。当前(2016年)每年为老年人康养生活提供的产品在5000亿~7000亿元,需求持续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
二,政策支持
2016年,康养产业被多地列入“十三五”规划之中,并编制了详细的发展战略及指导性政策意见。在细分产业上,森林康养被纳入《全国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康养旅游也迎来了首个规范性文件——《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发展渐成气候。
三,生活方式演变
(一)个人
(二)城市
中国康养城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卫生城市”到健康城市再到康养城市的理念转变,由最初的以预防疾病为目的到目前以康体休闲、养生养老、营养保健等为目的,康养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四,模式
(一)个人
“医+养+护”的模式。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医→护→养,治疗→护理→康养。从预防问题的角度看,养→护→医,康养(日常)→护理(小修小补)→治疗(住院一刀病除)——“大秦笔记”。
(二)城市
中国城市康养社区的发展实践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健康养老”和“娱乐养老社区”方面,典型的模式有养老养生+健康管理、持续健康退休社区、会员制康养社区、护理型康养社区、学院式康养社区等。
五,森林康养
(一)森林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将森林定义为:面积大于0.5公顷以上、树木高于5米、林冠覆盖率超过10%,或树木在原生境能够达到这一阈值用途的土地。
(二)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三)森林康养
森林康养是把优质的森林资源与现代医学和中医等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开展森林疗养、养生、康复、休闲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
森林康养起源于德国,发展于日本,2000年后在全世界蓬勃开展。
在韩国、美国、北欧一些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根据当地民情和林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森林康养模式。在这些模式中,以德国、日本和韩国的发展模式最具有代表性。
所以,①优质的森林资源是森林康养的物质基础,②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理论和技术是森林康养的手段,③森林疗养、养生、康复、休闲是森林康养的四种主要方式,④健康促进是森林康养的目的。
六,森林康养基地规划
“6+1”维度原则中“六个维度”: 指温度、湿度、高度、优产度、洁静度、绿化度,另外一个维度是“配套度”。
①温度——据人体学实验,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是18~24℃,被世界卫生组织推崇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年平均气温就是20℃左右。
②湿度——据科学实验,人体最适宜的健康湿度在45~65%RH之间,这时人会感觉很爽。
③高度——据生理卫生实验研究,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海拔高度是800~2500米。世界著名的长寿地区大多数都接近1500米的海拔高度。
④优产度——主要指农产品等地方物产的品质优劣程度,绿色、有机农产品占农产品总量的比重是衡量一地优产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⑤洁静度。
⑥绿化度。
⑦配套度。
(未完待续)
——“大秦笔记”(秦智勇)2019年3月26日于贵州赤水
黑一杯茶,唱一首和,写几段文字。我就是“大秦笔记”,行走在中国景区和美丽乡村,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