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我和我爸一起散步回家,刚到家,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就对我说:“今天,我终于想了一个办法,可以把凳子修好了。”话语之间能感觉到他的得意,我就顺势问他怎么做到的。“只要多思考,你想着想着就会想出办法来的。”他这样说。
其实他不仅经常这么说,也经常这么做。只要他一回家,没几天,家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通通可以解决。他可以找到家里的老鼠洞,把老鼠处理掉,还把老鼠所有可以进屋的方法杜绝掉;可以把家里坏了很久的门修理好;把不通气的烟囱卸下重新装上……有时候他也会考考我,会把电风扇放到我面前,让我把电风扇拆掉把扇叶洗干净,我当然是拒绝的,因为我觉得女孩子不需要做这些事,就像装电灯泡,修理这些工作,应该由男孩子来负责。而他就觉得女孩子应该学会,这根本没有什么难度,只需要多思考就行。
我当然是很相信我爸爸的话,只是有时候我嫌他太啰嗦,所以我表面一般装作不在意地听,“知道了”“好了,我懂了”“别说了”……可是我爸永远都不会因此而不教育我,我放个鞋子他提醒我归位,菜买回来提醒我分类摆好,炒好菜之后要我把锅子餐具洗干净……我说这些小事情不用那么仔细,没人会注意到,他就说细节决定成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慢慢地,我也真的受他影响这样去做,每次离开房间都会随手关灯;家里窗户错位装不上,就慢慢摸索,然后自己装上去;洗完澡洗完头发会把留下来的沐浴液擦掉……而这些很小很小的事,可当我一件一件做了,它真的会带来一种满足感。
我爸做事之所以这样细心,是离不开他十几年在厂里工作的经验。二十几岁,爸爸便去了广州的鞋厂工作,刚开始是从基层做起,没过多久,便做了管理,然后当了经理,厂长,他一辈子都在和鞋子打交道,做鞋子便是他的手艺活,做鞋子的艺术也变成了他生活的艺术。他在鞋厂学过管理学,当管理层,负责看员工做鞋子,每天车厂流水线检查,出厂外加工。做一双鞋子简单,做几万双不简单,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千、万,做第一双鞋子起就要用心细心。为做好这第一双鞋子,他二十岁初头便收拾好行李搭火车南下义无反顾地开始了。
以前我有很长时间都不理解我爸,我觉得他是一个很不浪漫的人,他不会逢年过节给我们买礼物,也不会用心记我们的生日,他只会不厌其烦教我们做人,做事,经常严格要求我们。小时候我们不懂,觉得根本不需要。我们需要的浓郁的情感,美的事物,轻易获得的东西,灯泡坏了大人可以来修,风扇要拆去店子里修,凳子坏了就扔掉啊……所以常常不理解他,不理解他的爱,甚至和他唱反调。
当我工作以后,我开始一个人住,当自己开始经营生活,面对工作,面对琐碎的生活细节,我似乎有点懂了他的爱。我想吃鱼,那只能自己动手煮,于是就试着处理鲫鱼;我想把课上好,那就慢慢想啊,把教案先写好;我想和领导同事相处好,那就要真诚的心对待……“你只要想,想着想着,答案就会出来”。我想起了他这句话。
哦,原来他一直扮演的不是英雄,他只是想要我们当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