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已退出群聊”。
实习小组群的人越来越少了,最初,大家自我介绍时热情高涨,罗列了许多光鲜亮丽的经历,附上了热血励志的座右铭。
可没多久,有些人因为一次迟到、一次方案没通过、错过一次线上培训,就轻易按下了退出键。
这使我想起了我的初中同学,当时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我们一起上课,放学了经常去对方家里玩。
她的成绩一直比我好,每次到我家里来,我妈妈都不禁要夸赞她一番,还让我要多向她学习。
每当这时,我也只是朝妈妈扮个鬼脸,转头来还是和她玩得要好。
可升学考的结果一出,我成功考进了重点高中,而她,发挥失常,比预想的分数低了整整五十分,家里经济状况又不足以支撑私立学校的费用,只能去乡下的一家普通公办中学。
而我们的友谊也在她的一次失常发挥后幻化成泡影。
一直以来,我把她当朋友,她却把我当做了竞争对手,输了以后,就在同学间造谣我是通过考试作弊才进的重点高中。
尽管如此,我还是时常怀念她,心想她是一个勤奋刻苦,好胜心强的女孩子,应该会突破难关,重塑信心。
可后来再在同学会上见到她,已是六年之后,我从同学口中得知,她连高中都没有念完,她的成绩一落千丈,后来干脆不读了,找了份临工,早早结婚生子了。
她看起来健谈很多,和同学们低头细语,我凑近发现,她正用鄙夷的眼神看着聚会上的同学们,嘴里念念有词:
“你看她们这些女大学生,看起来人模人样的,以为自己很厉害呢,还不是家里条件好,读书有什么用,像我这样找个人赶紧嫁了才是正道。”
身旁的同学们尴尬地笑笑,她暗暗指着一个背着名牌包包的女同学,又补了一句:“难道不是吗!你看她,这么好的包,指不定是傍上哪个大款,给她买的呢。”
我看着她,感觉她仿佛变了个人,不再是那个勤勤恳恳,相信努力就有收获的小女孩了,一场考试失败,竟能让一个人,三观崩塌。
再看着这人数聊聊无几的实习小组群,我感到一丝无奈,看起来坚不可摧的伙伴们,好像在一次偶然的失败时,又脆弱得不堪一击。
但愿他们不会像我那位初中同学一样,摔了一跤,从此之后看什么都是歪的。
我也有自己的小骄傲和优越感,但或许是因为对事情抱有较少的执念,所以常用胜败乃兵家常事来疗慰自己。
后来发现,经得起摔跟头,的确才能越走越稳,摔倒了站起来,才能看清自己。
我从上了大学,就爱上了写作这件事,不管在学生工作中,还是专业学习上,都发挥出了我最大的热情的努力。
学校官微的文编、学院里的宣传中心主任,跨专业保研到了心心念念的新闻学专业,种种经历都在对自己证明,我是一块写作的料。
也是从两三个月前,才开始接触到公众号投稿这件事情,当时兴奋不已,脑子里已经大展蓝图,决定课余时间要成为一个专业写手、签约作家。
看了下几个公众号的投稿要求,思如泉涌,一周里前后投出去了十几篇稿子,胜券在握。
“对不起,您的稿件未通过审核,原因是与本公众号调性不符...”
“感谢您的来稿,很遗憾通知您,您的稿件未通过审核,可另投他处...”
每当有邮箱的消息提示,我就怀着查高考成绩一般庄重又激动的心情点开,却无一例外地收获了拒稿的消息。
这一封封拒稿真真切切地给我的心泼了凉水,我一直写得好好的,怎么到这里就没人看得上了呢?
我也曾怀疑,是不是这些编辑水平也是半斤八两,没有一双慧眼,欣赏我的文章;也曾怀疑自己,是不是就不是一块写作的料。
可随着不断的尝试和失败,我眼看自己要陷入迷茫和颓废,我开始审视自己,审视自己存在的不足,也主动和编辑沟通拒稿的原因和修改意见。
我还是没停止写作和投稿,不停地写、不停地改、不停地投...我不得不承认,拒稿的消息还是会令我难受,但慢慢地开始有几次过稿,令我喜出望外。
如果说拒稿是一次摔跤,那么过稿的消息就仿佛是远处的高山。当我趴在原地时,世界颠倒,我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周遭,可当我站起来时,我才看见了它,我才得以,走得越来越远。
我心想,如果我当初因为十几封拒稿而放弃了写作这件事,我不仅因为脆弱的好胜心轻视了别人成功背后的心血,也辜负了我的热爱。
幸好,我没有。
创业者罗永浩曾坦言:其实自己一点也不喜欢当众演讲。
可身为创业者,身为锤子科技的创始人,不会演讲就是一个硬伤。
当罗永浩还在应聘新东方时,第一次站在好几百人面前试讲,他失败了。
哪怕做了充足的事前准备,可一上台就舌头僵直,大脑空白,新东方给他安排了第二次机会,可第二次试讲的结果,甚至还不如第一次。
校长俞敏洪认为他基本可以放弃讲课了,罗永浩心里很是受挫,但他还是鼓起勇气问了一句:我能否再讲一次?
春节后,他参加了第三次试讲,这次,他行云流水、轻松流畅地完成了试讲,高分被新东方录取。
如果没有再来一次,或许罗永浩,这辈子都不可能再站在公众面前,也不会有锤子科技,不会迎来创业者的春天。
失败的时候,不妨告诉自己“再来一次”,摔跤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
不管出于热爱而坚持,还是出于其他原因,我们都应该清楚,跌倒了站起来,继续往前走,或另寻道路,都好过躺在原地,跌入谷底。
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描绘过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掉到井底,身处黑暗很长时间,发现井底竟然有一扇门,就通往着自己想到达的地方。
所以,即使身处黑暗,也要心怀光明,哪怕一时暗无天日,也终有一天,会打开属于自己的那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