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于我,就是家乡,就是童话,就是乡愁。
每次来到乐德镇天宫庙村,看到那绕着小山丘层层叠叠,螺旋而上的红土地,心里都会升起一种别样的情愫。或许她没有云阳梯田的壮美,也没有尤溪梯田那般恢弘,但是这红岩子下的这片土地却来得分外的温柔可亲。
我的家乡在毗邻乐德的古文镇,那里也主要是红砂土。小时候,因为粮食匮乏,山上的草都进了各家各户:人要吃,猪牛羊要吃,还得要柴火。那时候一片绿油油的野草也是让人羡慕的。每年秋后生产队还要组织社员铲草皮,烧草皮灰下肥。所以山坡上、河坝里的田塍上总是光溜溜的,纵横交错,编织成赤红的跑道的迷宫,绝对比吉尼斯乐园还精彩。小伙伴们最喜欢沿着那满山的田塍嬉戏,就连山林里也满是捡野菌、打松果、捉迷藏的脚印。也许人就是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现在想来已经没有了那种饥饿与贫困的焦渴,只留下雨后打着赤脚踩在那软软的红沙上酥酥的感觉,还有满山野花的芳香。
改革开放后老家的年轻人一拨拨地奔向城市,揣着青春的梦想融入城市化进程的滚滚洪流中,过了一把城市人的瘾。撇下寂寞的山村、坚守的老人和留守的孩子,只有看着野草一年比一年高,遮蔽了一条条小道,淹没了一块块曾经辛苦开垦的田地。若要寻一寻当年的某处古迹,怕是要像柳宗元写的《永州八记》一样,需“更取器物,铲刈秽草,伐去恶木”方能开道了。每每想到这点心里总免不了几许失落。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田园荣州”的建设日新月异,乐德天宫庙村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红土地特色结合起来,牵手乡村旅游,让我找回了儿时的感觉,家乡的感觉。
尤其是春天草长莺飞菜花盛开的时候,从红坡顶的瞭望台望下去,只见层层梯田铺展开来,黄的、白的、绿的,镶嵌在土地编织的赭红的经纬网中,交错缠绕,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川南浅丘独特的田园风光。春风吹来,满是金黄的油菜花浓郁的花粉味,这味道熟悉得像自己的手掌,亲切得像自己的母亲,梦幻得如童话,让人迷醉。那红红的土地已经一垄垄耕种过,盖上一片片白色的薄膜,那名动四方的“乐德红”小辣椒已经在这温床上萌芽了。红与白相间,黄和绿主宰,春天在这里如此整齐靓丽,与山下一块块波光粼粼的水田交相辉映,在阳光下分外耀眼。翠竹环绕的农家小院,加上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东一片,西一片点缀其间,映衬得忙碌的农人也有了诗意。当年母亲不也是背了背篓,拿了锄头,穿梭在这样的日子中吗?还记得“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的谚语,仿佛看到母亲正挑了一担粪水颤悠悠的走去,躬着腰一瓢一瓢地舀去,汗水也一滴滴滑落,浸湿得土地越发的红润。
举目四望,远山如黛,绵延逶迤,天宫村背靠野客山脉,像有了一个坚强的后盾,守卫着这片神奇的土地。脚下起伏的浅丘,层层叠叠的田地,滚动着让人感动的红,牵起你无边的乡愁。我不禁想:这可是我们的祖先穿越千年后古老而沧桑的容颜?
春天总是一晃就没有了影子,红土地用枝头摇曳的油菜籽们鼓鼓囊囊的绿,迎来了夏日的葱茏,大地披上了绿装,像一束束火炬一样的辣椒开始一车车的走出天宫村,销往大江南北……
稻浪滚滚的日子里蛙声愈加的悠扬,在晚霞中和着凉爽的山风汇成一支昂扬的进行曲在红土地上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