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奇怪的巧合:每当去历史味道浓的地方必下雨,犹记得烟雨中的中山陵。
刚好周五是个有雨的天气,何不去博物馆走一趟?“听说,下雨天和博物馆更配哦!”
中国瓷器历史源远流长,如果将中华瓷文化是一块美味蛋糕的话,那么明清瓷器就是蛋糕上的那颗樱桃。尽管如此,参观者匆匆的脚步并没有被这些精品留住,更多的只是映照在各个展台玻璃橱窗上的浮光掠影和一脸呆懵。
2
我是从清代起溯流而上的。当走到明瓷展台时,一位拿着手电细心察看的老先生吸引了我的注意,直觉告诉我这位老先生是位行家。而实际上,他的确可说的上是古玩界的“老司机”。
于是,我主动走进他跟前:“老师傅,你用电筒在看什么?”
老先生似是而非地说:“你有没有看到釉里明显发紫?”
我夸张地将整个脸庞放到橱窗边玻璃前,视线向他手电打的方向看去,不懂装懂地回答:“对啊,您这么一说还真是青中发紫。”其实,我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老先生看了看我,然后说:“你看,如果不用手电筒,根本看不出紫色来。”这件瓷器成华年间的,属于明中叶时期。
3
说完,他又领我到明初时的展台前。还是用手电照着一个明成祖时的青瓷,赞美道:“你看,这件釉上的紫色就没有刚才那个那么浓,而有些淡有些浓,很有层次感。”
他说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片混沌,只顾连忙点头。当时各个展台附近都有保安在旁,他悄悄地低声说:“像这样的地下已经挖不到了,这件现在估计得值几十万。”这如一阵鸡血一般,击中我的兴奋点。
他接着向我耳语:“这种瓷器一般都是在达官贵人墓里,大多都被动过了,现在就是想下土也挖不到了……”老先生句句戳中我的膝盖,我越来越兴奋。这种情形,就像两个摸金校尉在密谋干票大的。
我们又来到宋瓷展台。他又从釉质、光泽、纹路、出土数量等方面一一解读这些器物背后的知识。定窑、钧窑这些窑算是官窑中的“嫡长子”,所出的物件都是好东西,而吉窑价值相对低一点。
4
瓷器馆看完后,我们坐了下来言语起来。老师傅住在闵行,退休后的他有空就到上博来。文物这行风险高,代价大,所以他一直劝我不要把这行当做正当职业。“现在的古玩市场赝品太多,一般的真品只占二、三成左右,有些九成都是假的。学费太高,不建议你们年轻人涉足,我们这代人进入这行是有历史因素的。”
老先生1979年去了江苏仪征化纤厂工作,也正是在那时开始把玩瓷器的。当时老先生业余很无聊,便出没化纤厂附近工地。工人经常会将挖出些碎旧瓷片扔在工地上,他出于好奇便捡了回来,清洗干净后去请教行家;久而久之,越来越入迷,以至会抽空去周边的农民家收取旧东西。他家里珍藏的大部分玩物都是从那时收下来的,当时贵的收的时候也就几百块,现在大部分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了。
他还说了一则趣事:80年代时古玩风还没吹起,农村老乡们家里都会有些老物件,但是他们觉得晦气,不敢放在家里,就把这些从地里挖出的或祖辈留下的旧物件放到厕所里。他们当时去乡下时,首先去奔向的不是堂屋而是厕所。
5
他建议我从碎瓷片开始玩起,还推荐了两本入门级的书给了我,多去古玩市场看看。他还传授了“接头”套路:去古玩市场如淘宝,千万不要去店铺,要去街头卖地摊的看。摊前摆放的如是新的,也不要多看,专门去那些卖旧的、碎的地摊,往往这些人会带你进入圈子。”
由于玩古玩很多年了,老先生对这个圈子很熟悉。他说,现在玩这个圈子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富二代。在上海圈子里,富二代经常组织沙龙,老先生经常受邀去指教。圈子里台面上不说“真假”,即使遇到假货,则会说:“这个物件收高了。”
当今的古玩圈大多是半吊子的,真正算行家很少。电视节目上的专家多出于自身利益,会把话说得很模糊。老先生说他认识的一个知名专家,被曾被一个大官请到家里鉴宝。如果你发现这是个假的,你会说出来吗?就算官员不放在心上,如果这事传到送礼人耳朵里,你觉得他们会善罢甘休嘛。所以,多一事不少一事。“不能说他们这些行家没真才实学,只是现在社会大环境使然吧。”
听后,我恍然大悟。将近5点,老大爷起身回家,我看到他离去的身影,深藏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