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前的某个周末,约上了朋友一起去逛了黄埔古港。
不知是不是受疫情的影响,这两年一想到出去玩,第一反应就是不要去人多密集的场合,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也不敢多去,所以每到周末,城市里的公园,户外的山景成了我们的最多选择。难得清闲的休息日里,或三两好友支起帐篷公园野餐,或换上舒服的运动装备去爬山远足。
疫情让我们改变了休闲的方式,也让我们在物质之外,充分享受到了把自己“丢给”大自然的美好。
黄埔古港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想去的地方之一。只有半天空闲的周末,去城市周边的郊区觉得折腾,去市中心逛公园爬山又觉得太过于平庸。在这样的纠结中,既不算偏僻又从未去过的黄埔古港便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个有点神秘又陌生的地方在我的收藏夹里已经存在很久,在很多类似于“广州必去的100个地方”的榜单中它都位列其中,但因为它的名气远不及知名度更高的北京路、东山口、永庆坊等地方,导致每次在选择游玩的地方时,都不会把它让当作第一选择,于是就拖到现在还没有去。
和很多人一样,去之前我一直以为黄埔古港在黄埔区,而去过之后才知道原来它位于海珠区,距离它最近的地铁站是早已完成旧改的万胜围地铁站。在名字上也很有意思,可以叫作黄埔古港,也可以叫作黄埔古村。
顾名思义,这里既有旧港口,也有古村落。不管哪一个,都逃不过一种“老旧”的感觉。与万胜围地铁站周围的高楼林立相比,这里像是旧城改造的“遗珠”,这么多年过去,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天翻地覆,这里依旧保留着原始和古老的样子。
而这种保留也不完全是一种守旧,政府索性利用它的古旧,加之修缮和改造,引进了文艺店铺、艺术古玩,特色美食,休闲民宿,将这里的“古”和“旧”发挥到极致,原本沉闷的旧村落也摇身一变,成为了“黄埔古港旅游文化区”,也成为了在大城市里待久了的白领的休闲去处和精神圣地。
我们去的那天是乘坐地铁在万胜围地铁站下车,出站之后为了省时间直接打车过去。到达的第一站就是黄埔古港的入口处,入口处有各种特色的小吃和零食铺,和市区里卖的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不同,这些零食大多没有精美的包装,定价也很“简单粗暴”:比较大的包装的统一卖10块钱,小包装一点的售价5块。这种摊铺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见过的农村市集,也是这样摆在路边售卖的,没有精美的包装,却有着最朴实的味道。
小吃街往前走几步的右侧是一些稍微现代点的咖啡店和“新星大剧院”,建筑风格偏复古,与古村里的安宁融为一体。
和朋友在这里汇合,接下来便一起穿过长长的街市去黄埔古港,街市两侧也摆满了各种特色摊铺,除了一般的旅游景点最常见的烧烤、冰粉铺外,这里还聚集了大量卖手工制作的腌菜、腌萝卜和卖鲜活海鲜的小店。
路过一处卖手编头饰的铺子时,目光被五颜六色的手工发卡吸引,我们便在此停留。卖头饰的是一位看起来有六七十岁的老爷爷,地下摆满了他亲手编制的手工发卡,老爷爷一边开玩笑地说他做发卡的时间比我们的父母恋爱的时间还久,一边拿起发卡让我们试戴。
此景此景下,不管是手中做工精美的发卡还是老爷爷的淳朴都让我深深感动,于是和同伴一起买走了两个手工发卡。
到达古港,靠岸处是一个废弃的很大的旧船,被栏杆包围,仿佛在向游客说着“闲人勿近”。而岸边长长的海岸线上则有很多来此地游玩的人,更有甚者,有雅致的人早已架起了鱼竿在岸边钓鱼。
找了一处景色好的地方准备拍照,正好有几个小学生模样的孩子路过,手里还拿着装有小螃蟹的小桶。也许是一直盯着他们看的缘故,小女还主动向我“炫耀”地说:是刚才在这边钓鱼的叔叔送给我们的,叔叔钓上来好多鱼。我很珍惜这么大的孩童给予我这个陌生人的毫无保留的分享和信任。
去看旁边的“粤海第一关”博物馆,倒不是对历史多感兴趣,而是在炎热的夏季,这是此处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清凉。
也学到了一些知识,参观后才得知在很久之前,黄埔古港也承载着很重要的货运功能,也曾见证过丝绸之路的繁荣,如今虽然它已退出历史舞台,但“粤海第一关”博物馆依然向人们讲述着这个地方的历史。
从博物馆出来,出发往古村方向走。与热闹的集市相比,去往古村的路上比较安静。沿路的摊铺也都变成了一些卖手工艺品和陶瓷艺品的小店。古村里有祠堂、安静的茶舍和隐藏在有古风特色的汉服摄影工作室。在古村里散步,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下午四点多,刚从古村散步出来,天色突然变暗,不一会儿便下起了瓢泼大雨,找了一个卖小吃的店铺躲雨,看着周边的商家都撑起了雨棚。而此时,集市上还有很多来不及躲雨的摊主。
突然想到了卖手工头饰的老人,不知道他在地上摆放的手工发卡,有没有被雨淋湿。又想到了沿途看到的摊主,这么大的雨,估计会对他们的生意带来不小的影响。
雨小之后打车回到市区,继续重复的上班生活。而古村里的人,也会迎来一批又一批新的游客。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古村,希望更多的游客过去消费,这样一直坚守在古村里卖手工艺品的老人,生活也许会好过一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