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除了团聚,我还感受到了代沟

图片来自微博@云朵插画

春节就像一锅大杂烩,形形色色的人从全国各地赶回同一个地方,身上带着全国各地的色彩。

平日里,家中只有爷爷奶奶,春节让家里三代人都聚在一起,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九十年代,这样的三代人。

三个年代,有着三种完全不同的世界

(1)

奶奶是五十年代的人,身上有着许多我在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记忆。

59年,她的妹妹饿死在了田野,那时她不到十岁。

后来媒妁之约,她嫁给了从未谋面的爷爷,从此便过着清苦的生活。好在手脚勤快,家里一路从茅草房到土胚房到砖瓦房,再到现在的平房,也算是人生的小小成就。

可是啊,她过惯了苦日子,就看不得手脚大方,花出去的钱总是想着当初要是怎样怎样应该还能省点,就算是在治病吃药这件事上也是这样。

寒假从校返乡,下了汽车我就拎着行李去县医院,奶奶因为心脏病住院,家里忙不开,我就在医院陪护。一周住院下来,花了不足三千块钱,出院结账我去跑流程,几栋大楼来回几趟,总算搞定,最后新农合报销医药费,总共花了700块。

回到病房,奶奶说如果在乡镇医院顶多花400,我知道奶奶的性格,就笑起来说,县医院医疗条件比乡镇医院好多了,几百块钱花的值。可还是免不了她嘟囔半天。

(2)

父亲是72年出生的,年轻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那时条件还是很艰苦,多数青年人都跑去沿海城市进厂做工,流水线上的超负荷工作甚是累人。

后来他想学一门技术,就去学车,拿了B证。

开过出租车、小货车、拖车,最后他在工程车上站住了脚。

工地的日子不好熬,下雨就是泥,晴天就是土,运来运去的就是脚下踩着的。

城市里白天不让工程车上路,开车都是在夜晚,作息完全和正常人颠倒,常年如此。

父亲一直生活于社会的底层,饱尝人情冷暖、世事辛酸,生出一种仇富仇权的心理,同时又比谁都爱慕着它们。

和他聊天,话语里总透露着一种寄希望我能将这世间的权势分一杯羹的语气,就像他眼中只有金融学专业一样,他对所有上过大学的亲戚只用年薪来衡量。

一张证书、一纸文凭,似乎代表着的,就是一堆钱。

而在我眼中,那张纸似乎没那么重要,我看重的是在得到那张纸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

信息时代,父亲的手机还是只用来打电话、发短信,对于互联网,他依旧有一种回避的态度,彼之于他,似乎没什么大用。

(3)

表哥是90后,只不过他是最早的那批,我是最晚的那批,他学的工科,我学的文科。

他已经研究生毕业工作两个年头,我依旧在大学为各科分数斤斤计较。

亲戚朋友当中,和表哥算是能够说上几句。

可也就是几句而已。

几句过后,我们便没有什么话题可聊。问些东西也无关痛痒,我们看彼此,就像隔着纱,只见朦胧印象,聊天也是隔靴搔痒,权当联络感情。

当我走到他现在的位置,还需七年,七年的差距足以产生三言两语过后便语塞的寂静。

七年,就是一个小小的时代。

想必这时代感,就体现在人前我叫他大哥而不是直呼其名上吧。七年的距离让我感到直呼其名,不合适。

时代的烙印是社会发展的车轮辗下的

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烙印。

都说环境造就一个人,我觉得蛮有道理。

奶奶生活在那种清苦的年代里,日子是精打细算才能过下去的;父亲经历的都是些艰难的境况,看多了社会分配的不公却无力改变现实;大哥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精英人物,说话做事处处显现一种素养。

他们的想法都在自身的经历中一点点地积累,一点点地沉淀,然后凝练成一个个观点,这些观点汇聚成他们的思想,然后指导着他们的行为和谈吐。

人们常说,三十岁前是一个人三观的形成期,可能是因为一个人在三十岁前往往无法安定下来,总是在不断地变换着生活环境,不断接触新的人和事,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让人的想法不断丰富,然后沉淀成自己的东西。三十岁之后,有了家庭,人就希望求得安稳,生活环境趋于稳定,许多东西都一成不变,旧有的认知不会得到太多扩充,所以,一个人的思想恐也就此安定。

但每个时代都会有新的东西出现,在哪个时代出生就会立即接触到哪个时代的新事物,并很快接受,但老一代的人已经接受了他们那个时代的东西并形成一套行为理论,难以再接受新的东西。上个时代的人总觉得下一个时代的人的想法和做法是叛逆和出格的,旧的规范在给新的东西标注对错,下个时代的人往往就是“垮掉的一代”。但结果却是,并没有垮,新时代的人依旧会成长为社会的顶梁柱。

代际之间的鸿沟是时代划下的,时代是不断向前的,而人却不一定一直发展。人有惰性,不在那个环境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一切都是需求所致。

90后的话语方式,是朋友之间的交流需求形成的;90后的从业方向,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需求形成的;90后的思维方式,是为人处世的需求形成的…

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总是局限在自己的所处的世界,阅历得多,认知就扩一点,不至于钻牛角尖;看得少就浅一点,多听就好。

理解相互之间的不理解,也是对代沟的尊重

春节回家,总免不了走亲串友、吃吃喝喝的。

觥筹交错之间,一些聊天和问候总显得不尽人意,互相敷衍客套。

一个节日,将本分散在天南地北的人唤回老家,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职业。

相互之间本没有什么交集,一年或许只见一次,朋友之间的一点了解往往只及毛皮、未触内里。

见了面,一团和气,你不知我忧,我不知你恼,也没诉出口的必要。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理解这种代沟的存在,理解那种不理解。如此或许能够心安,或许可以抚平燥气。

�޺�tE��~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743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296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285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85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5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21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60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19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8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1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50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2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36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5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1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70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27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人的心房,一个人的荒岛,流露出的也许只是弹指一挥间。纵观人世间,谈及爱情,众说纷纭。一个人,一座城,便是伤城。...
    冯人必说阅读 509评论 0 0
  •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谈一谈六年以后的自己是怎样的,我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尝试写一写。由于我们都是深受李笑来影响的一群...
    木华益阅读 172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