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美国研修,到中小学听课、评课后汇聚的一些思考。用中美教育的共同点来开启全书——“安全、质量、教师”,是中美学校一致认为做重要也是最担心的三个问题。
书中收录了作者的五篇课例分析,对我颇有启发。很多教学方法都是可以在自己的课堂灵活运用的。美国的课程活动居多,其中在学习《亨利八世》这一课中,老师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自学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擅长来创作相关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漫画或是短剧。虽然完全没有讲述任何有关知识内容,但是学生在创作、分析资料的同时,已经完成了知识的内化与应用。学生的活动和学习对象分离,活动是写作,而学习对象是相关历史资料和观点。这是很高明的设计,但是很显然,这节高中阶段的课不适合在小学低学段,高年级可以尝试运用,是基于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相关兴趣,并且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游戏教学也是他们常用的方式。通过一次搭纸牌游戏,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类型政府的优势和劣势,老师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对这个体验进行反思,内隐形地生产某种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学习。这种游戏活动隐藏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看完这堂课的设计,反思自己曾经设计的一些活动和游戏,确实有些为了活动而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脱节,甚至还会带来副作用——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活动这个方式上,而脱离了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今后的任何设计都得要紧紧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但是本堂课仍有不足,当今出现的多种政府形式,这位老师并没有完全纳入。对于“专制”和“民族”过于简单概括,甚至有些厚此薄彼,有待商榷,但这就涉及政治立场问题了,毕竟是美国。
在“课堂形态”和“课堂之理”中,作者收入了自己几篇教育思考。在中国,我们说“以学生为中心”,其实是在教学方法层次上的理解,本真含义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做活动。而美国指的是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决定自己要学什么。作者认为这种差异源于我们课程体系的差别,中国的课堂教学是以内容的逻辑体系为线索,而美国的课程是模式化的,两种模式不能完全照搬,美国学生在知识选择上的自由以及在小组学习中的突出优势,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美国培养了一批世界上最优秀的学生,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但我不认为中国可以实行这样的教育。一来中国人口基数大,我们的师资不足,小班教学尚且做不到,二来,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公平是底线,美国的教育方式确实培养精英,可就像作者所说,在这样的模式下,不爱发言、主动性差的学生肯定会有差距。我认同并维护我国的教育方式,但在这样的模式下,我们希望能够尽力让更多孩子得到个性型发展,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得到相应的成长是做好的。
作者对课程的评价也给了我启发:着眼于学生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依据学生的活动来评价。一切从学生出发,成功的教育不是老师设计有多精妙、老师多会表达,而是学生是否通过这节课获得了提高,这才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也是我们所谓“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落脚点。在下学期的备课中,多想想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关系,把学情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是我目前急需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