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逻辑
父亲读过六个月的私塾,父亲的字写得非常好,人也非常聪明能干,特别是他在经商方面,具有很高的天赋。他还能左右手同时打算盘计算,在他十二岁那年,他通过一件事情,将他经商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
父亲于1925年,出生在湖南临湘一个叫安畈刘家的贫穷山村,家里有兄妹六人,父亲排行第三,上面有一个大哥和一个二姐,下面有三个弟弟。
我们的爷爷在父亲他们兄弟都还很小时就去世了,家里全靠奶奶一个人操持。我奶奶是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村的小脚女性。她没有上过一天学,不识字,是虔诚的观音菩萨的信徒。
奶奶善良,勤劳,她用超乎常人的意志和坚强,让父辈们六个,长大成人。
在旧中国,特别是象我们老家那样贫穷落后的农村,对于一个失去了男主人的贫穷家庭来说,剩下的,除了是更加的贫穷和更加的艰难外,就不会再有其它的任何的什么了。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十四岁的大伯就带着十岁的父亲,在老家附近的富人家里做长工。在那个年代,成年人在外做长工,除了自己能吃饱肚子外,年底能带回一百斤谷子就算是好的了。但由于伯父和父亲都能认识些字,特别是父亲还能写得一手好字,在每天的劳碌之外,还能不时地替主人家算算写写,所以在年底时,主人家除给父亲他们谷子外,还会额外的给二块腊肉,这样的话,我们家里在每年春节的年夜饭的餐桌上,总算还是能见到肉了。
这时,家里充满了奶奶对今年抽到的好签的赞美声,和父亲兄弟们的欢笑声。
在年夜饭时,奶奶会按人数将腊肉切成块,每人一块,其余的腊肉就要在家里存放起来,以备在来年里待客做菜。也许就是因为小时候家里太穷,太欠肉吃了,后来父亲一辈子都有喜欢吃大块肉。不管在谁家里做客,只要有大块的肉吃,父亲就说他家的招待很好。如果是谁家的待客的桌席上,没有大块肉这个菜,就不管你家今天有多少的菜,他都会说你家的菜不行,连大坨肉都没有。
在父亲十一岁那年,也就是伯父十五岁那年,家里因为穷,奶奶受到了别人的欺侮,被别人指着鼻子骂,“你们家崽多又怎么了?”,“没有一个是有用的”,“还不是穷”。刚好这一幕被伯父看见,他在当天晚上就离开了家里,跑出去当兵去了。
那是在那年十二月的一个晚上,伯父叮嘱了父亲几句,揣上家里的二个红薯就走了。伯父在半路上,还将身上二条裤子中的一条,和脚上的鞋子,请人带了回家,给弟弟们穿。自己就穿着一条裤子,打着赤脚走了,这一走就是好多年。
后来,伯父也当上了国民党的军官,带着骑着马,带着勤务兵回到了家里,这是后话。
伯父当兵去后,家里排行第三的父亲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责,在父亲用他次嫩肩膀,担起家里养家糊口的重担后,也就慢慢展现出了他经商的天赋。
因为奶奶是一位虔诚的观音菩萨的信徒,每年的春节前,奶奶都要安排拿着家里在一年里,好不容易节省出来的二斤菜油,去庙里上香抽签。如果抽到的签是根上上签,奶奶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开心一整年。如果抽到的签不好,抽到了下下签,在来年里,奶奶就要带着全家人吃素,以此来向观音菩萨表达真心,祈求来年能时来运转,抽到上上签,以保全家人平安。
伯父在家时,去庙里送油抽签这件事情,都是由伯父去做的,在伯父外出当兵后,这些事情自然就落在父亲的身上了。
本来父亲对拿油送到庙里敬菩萨就有些意见,苦于伯父太听奶奶的话,父亲在这件事情上难得有其它的想法,现在这件事情由父亲来做了,自然他也就产生了些其它的想法了。
其实伯父在家是,父亲就在随着伯父将庙里敬油,抽签的过程,都已经弄清楚了,父亲也计划好了他想怎么做,他也曾向伯父提出过自己的想法,鼓动伯父去做,但遭到了伯父的拒绝。
现在父亲实施起自己的想法的时机成熟了,做起来已毫无障碍,所以他在伯父外出当兵的当年,他就早早地开始筹划准备。
在那年敬香的日子的前几天,父亲就找着机会去庙里玩,在玩的过程中,找准机会去那个姓陈的管签的师傅那里,偷一张上上签,将签保存好。到了上香的那一天,父亲就将拿着这张偷来的上上签,向奶奶交差。
这样看来,父亲在敬油上香,这事情上的逻辑是:偷签 → 省油换麻花 → 卖麻花。这样的话,父亲就成功地将拿去敬神的油,换成了能让家里人能活下来钱了。
父亲的经商天赋,就在他做这件事情前就显露出来了,他不仅将整个事情的时间节点都计算好了,他还将做这件事情所需要的条件都准备好了。
在时间方面,第一次将油换成麻花,再将麻花卖成钱,整个的时间只有大半天,即早上提着油出门,晚饭前拿着签回家,向奶奶交差。
在做这件事情前,要弄清楚的事情有:一是要找好用油换麻花的地方;二是要和老板谈好一斤油所能兑换麻花的数量;三是要找到能在半天内,能卖完麻花的地方。
在当时,家里人谁都不会想到,父亲会冒着被抢的风险,将换来的麻花拿到离家还有几里路远的赌场里去卖。
当时在镇上一斤油能换五斤麻花,一斤麻花有十三根到十五根;在赌场,一根麻花能卖3分钱。
父亲第一次就用二斤油换了113根麻花,按算他所了解的麻花的价格,就应该能卖3.39元。
实际上父亲第一次二斤油只换到了2.8元钱,因为他还用麻花换了二盒烟,他向每个第一次买他麻花的人,都装上了一根烟,这样父亲就用二包烟为代价,在预计的时间内卖完了麻花,同时也赢得了赌场里,赌棍们的好感,锁住了顾客,为今后的生意打下了基础。
就这样,父亲就用奶奶那年孝敬观音菩萨的二斤香油,换来了他这辈子开始经商的2.8元的本钱。
后来,父亲在回忆里对我们说,我们家里,特别是他,还是得益于奶奶信菩萨,要不是奶奶信菩萨,哪里会有二斤敬神的香油?没有这二斤敬神的香油,又哪里会有他2.8元做生意的本钱?
对于当时只有十一岁的父亲,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在那样的条件下,能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能这样顺利地完成他人生的第一笔生意,并能顺利地赚到了他人生的第一笔钱,已经是件很不容易得事情了,而在整个过程中,父亲又做到了以下四点,就更是不易了。
一是在整过过程中,父亲没有因弄断一根麻花,而造成损失,换了113根麻花,就卖出了113根麻花;二是父亲能忍住一整天不吃饭的饥饿,仅靠早上出门时所带的二个红薯充饥,也没有吃一根麻花,这种抗拒诱惑的能力,是一般十一岁的小孩所不能具备的;三是在自己忍饥挨饿的情况下,还能想到带上二包香烟,并将香烟免费赠给第一天买麻花的顾客,这种格局和能力,不是一般大人所能拥有的,更何况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四是在回家后,父亲除将偷来的签给奶奶和编造些谎话外,没有对任何人透漏今天在他身上所发生的一切,这还包括了在平常,他们无话不说的弟弟们。
这些都无不显示出了,父亲身上那些与生俱来的,在经商方面所特有的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