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陪娃做奥数,因为马上就有一个全市的数学综合竞赛了。
我女儿吧,也不能说她不聪明,很多题讲讲也就懂了,理解能力完全没问题,但具体做的时候,常常跑偏。
所以哪怕在全校的层面上,也算不上奥数拔尖的存在,虽然每年期末都拿数学兴趣班的优秀(前五分之一吧)。
这两天做着做着,就想起自己小的时候。
我小的时候在一个连六年级都没有的村小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去参加全市的奥数、作文乃至手工比赛都是全市一等奖,期末考试全市统考的时候,还拿过全市第一名,感觉学习是个毫不费力的事情。
初中去选拔全市最好的初中,上了,但是我们镇初中的校长来我家游说我爸,非要我留在镇初中,所以最后初中也在镇里上的。
初中也一直是年级第一,唯一一次跟别人并列第一,是因为老师批错了卷子,少给我算了3分。
中考以全市21名的名次进了市重点,分班考试过了被选拔进了实验班。
高中有点厌学,考过全年级170+,也考过前三,喜欢看漫画和小说。高考没考好,进了浙大。
大学里分数足够保研,但是真的厌学,所以放弃了保研,把实践分让给了同学,选择回家考了个公务员,懒懒散散,不求上进。
老公也是浙大的,所以想着娃也是不笨的,当然老大确实不笨,但总觉得差点意思。
今天跟老公聊起孩子的事,忽然觉得,我好像期待拉得太高了,全市一等奖,能有几个啊。如果总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也是不现实的,再说她所在的小学虽然不是全市最好的,但也大差不差,能排进前五,又不是我那个毫无对手的村小。
像我这样年近不惑,还是碌碌无为的,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孩子呢?
随缘随缘,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