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冒名顶替者恐惧”,这类人总感觉自己不属于所处的环境,认为自己是凭运气或偶然才到达这个幸运的位置,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就像一个冒名顶替的人。
今天是我写简书的第二年,写了8万字,文章浏览总量过两万,获得200多喜欢400多打赏,于文字而言,我就是这个冒名者恐惧。
我很爱写,也偏爱笔落纸间的温度,伪文青最矫情的地方就在于,即使这一把年纪,我依然觉得文字,要比任何礼物或表达,都更具触动人心的力量。
一如老师收到学生满怀情谊的卡片,会得意得张贴起来。
一如妻子收到丈夫简单的一句感谢或叮咛,会感动得一塌糊涂。
一如白发偕老的爱侣,翻出泛黄的稚嫩的情书,会觉得这一世争吵都是甜蜜的陪伴。
文字,是唯一可以穿越时空的力量。
那些读书读诗读信的节目,在这个浮躁和快捷的年代依然能让我们感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我爱写,却不爱读书。
所以我总觉得自己肚子里墨水太少,常常有江郎才尽的感觉。
我当然也下定决心读书。
最后往往都是挑了自己爱看的几句话便收场。
我也下决心多走走增广见闻,可是想想走两步就会瘫掉的自己,又打了退堂鼓。
我在天津见到了张作霖夫人的故居,小小一间洋楼,大门紧锁,院子里枯黄而萧条, 我在那里驻足停留,我脑子里有那些欢乐的,寂寞的声音,我想我回家会写出来。可我没有。
我有太多这样的,想而不能的故事。
我最能认可自己的时候,是我的读者,因为我的文字,有了新的力量。
我写陈世阳的故事,里面有很多情节,都是我臆想的。我把自己放在那个故事里,我设想那个姑娘为何最后一声不吭地离开。
我写完的时候,陈世阳说,我能理解她了,我好像没那么难过了。
我这个冒名者,在故事里痛苦流泪,像一个入戏太深的演员,终于,先感动自己,再触动别人。
这样的笨办法,是绝不可能成为职业写手的。
我亲爱的人儿们,谢谢你们的关注,鼓励,欣赏。写手苏苏能力弱却爱写,谢谢你们不嫌弃,每一次的点击,都是冒名者相信自己的力量。
撒花,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