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能去哪里旅游呢?
不过就是到城市的周边的民宿住上一晚,然后爬个山,甚至有时根本就没有爬山这一项,主要是怕顾客有什么闪失或者安全风险。
这在之前的旅游通风会上都是要告知的,如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人是不能同意去的,不仅如此还会签免责保证书:保证书上会写每个人必须承诺是自愿去旅游的,在旅游途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与本店无关的词汇,签完按了手印之后,唐丽会把那份文件都收起来,待日后备用。
再说究竟能看到什么呢?有时也不过就是在一家果园的树下走走或者在有水的湖边转转……
但不管怎样第1天去以后是开始玩,等到第2天上午便是开会了,(整整要熬三四个小时,不仅工作人员辛苦,就连这些叔叔阿姨在李哲看来也并不轻松,甚至有时也有坐不住的时候——想一想那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负累,有时更像似精神上的一种摩擦与煎熬。
但就是这样,这些老人们却仍然乐此不疲,有的甚至把这种销售形式当成了一种工作,每天都到处的打听,去哪儿旅游……没有邀请时他们便在电话记录里翻阅,再挨个打回去问什么时候开会……这对外人来讲是根本想不明白的——但对老人们来讲,似乎这才是一种生活,当然也是会销的魅力所在——不仅会和大家一起生活而且还能挣钱的氛围让他们永远不忘。
就见工作人员纷纷组织自己的叔叔阿姨赶紧进入会场,看上去就像赶一群羊群一样——其中总会有一些老人,看得出来显得极不情愿,但事前已经说好了,必须听从安排;还有必竟他们没有花一分钱,所以大部分老人们都忍了。
其实每个老人心里也都明白,本来也不是为了什么旅游而来的,更多的也不过是想占个搭顺风车的便宜,要不就是算计着自己的那点钱的铁杆粉丝们,他们天生就喜欢这种会销和投资,对于这些人他们永远都是欢乐的……
转眼挤进了能有五百多人的会场里,就见会场里人头传动,传统的《北京的金山上》的歌声在会场里的音响中传出,在小会场的空中回响着,仿佛直抵每个人的心底。人们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互相挤着找寻着自己的座位。各个店长都是事先安排过的,哪个店坐在哪儿里,所以既使看着有点乱,但却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只待十分八分便坐好了。然后所有的店长和员工在主持人宣布会议正式开始后离开各自的会员,在会场的两边伫立等候,只见他们穿的都是西服和白衬衫,从舞台前一字排开一直排到后边,有时人多时便会围会场一圈,看上去特别的干净立落,甚至有点感觉很社会。
就见讲台上边又是一通儿主持唱歌分享,然后气氛便又上了一个高潮,讲师把这种提升气氛的方式叫作同频,曾经给李哲他们培训时还说过:只有气氛上来了,同频了,才好讲话沟通然后卖东西……
就见台上来了一位自称东北大区的总监,这是唐丽在会前提到过的一位讲师,唐丽还说:要在客车上就要包装他,说他是特意从湖州总部赶来的一位东北大区总监,还要告诉顾客一定要热烈的鼓掌叫好,只有这样才能要到好的政策。
就见这位自称刘成功的刘总监站在台上说道:在座的叔叔阿姨们大家好!这一次受南城的大区区总特邀来到南城,刚下飞机赶来……
此时的李哲眼瞅着这位特意为此次会议而来的销售总监,就见他穿一身深红色的西服,配着一条深蓝色的领带瞅上去,已经能有50多岁了,就听他讲一段到各地的见闻后,然后又分享了许多叔叔阿姨们购买翡翠后的心得,然后才说这次的政策,然后音乐响起,然后就是店员们一起上阵。劝导叔叔阿姨们赶快购买,再不买就赶不上了,说来说去似乎并没有什么花样,所以此次现场签单的效果并不好,尽管唐丽也在场,但是所有的老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套路,当然不排除有签单的或者说签空单的。
但如果说唐丽究竟哪儿好,就是他永不放弃的精神,而且还总是那么几位叔叔阿姨签单,这让李哲不得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