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觉得,未必。
我说,知识就是知识,力量就是力量,本是不同范畴的概念。但也会有交集。在知识和力量交集的那部分,也即既属于知识又属于力量的那部分,叫做行动。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关系,很多人搞混了。最起码就我本人而言,一个数十年坚持阅读如一日的人,情况就是这样的,我直到最近才厘清知识和力量的逻辑关系。为此,我该怪先哲培根吗?算了吧,那没用的,天气这么热,不如找个地儿一边凉快去。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从不缺对知识的崇拜。“朝为田舍郎,暮为朝中堂”,近两千年的科举制度,成就了多少耕读子弟的一飞冲天的美梦。书中有颜如玉,也有黄金屋,对知识的崇拜,已经融进了中国底层阶级的基因。那么,是否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知识就是力量本身了呢?不能!十年寒窗,只为一举成名,重点在这个“举”。这里是动词,即科举考试。科举考试这个行动,成为承载十年寒窗所学知识的关键驱动点,爆破点。没有了科举及第这个爆破点,等待满腹经纶之辈落入凡间的,只有荒远的孙山,抑或“多乎哉?不多也!”式的孔乙己先生的几粒茴香豆。
改变世界的,是行动,而不是知识。知识是为了行动,而非行动为了知识,本末不可倒置。
人类社会千万年来积累的知识,浩瀚如夜空的繁星,无垠似海滩的沙粒,无边无际。即便如爱因斯坦罗素这种人类最顶级的大脑,一生所能涉猎的知识,只是知识汪洋里的那微不足道的几滴而已!学海无涯而人生有岸。人面对知识,真正该有的态度是理性的取舍,并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加以鉴别,一哄而上,“扑倒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一样”,吃掉的,有可能是自己消化不了的东西,或者是自己身体不需要的东西。结果,要么过度肥胖,要么营养不良。理性是个好东西,清醒点,不能犯糊涂。
怀才不遇的嗟叹,是千百年来文人老调重弹的熟悉腔调。虽然,称文人,我都不够格,但嗟叹,可是我的长项。总觉得,眼前的处境,配不上自己的学识,是我飘了吗?呵呵,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终于明白,人一切的处境,都是自己的选择导致的结果,是自己的行动导致的结果。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人如果不满于现状,就该反思自己当初的选择以及自己所采取的行动,某个方面一定是出了问题,而不是自怨自艾的嗟叹时运的不济。这是基本的逻辑理性。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幡然醒悟。是我的选择和行动配不上我的理想,与知识无关。认知来的太突然,年届不惑,呃,多么痛的领悟!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这是极简主义的信条。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失为面对纷繁芜杂知识的有效应对策略。碎片化的知识不能让人学到任何东西,只会在不知不觉间消耗掉宝贵的时间。正确的求知之道,该是系统性地学习某个狭窄领域的知识。好比磨刀,着全力于刀刃部分,方能吹毛刃断,削铁如泥。人也应该这么用系统性的知识去锻造自己吃饭的家伙,而不是以不着边际的所谓知识沾沾自喜。那不是知识,那只是愚蠢。
行动、行动、还是行动。
几年前,某本不知名的书,某个不知名的人的一句话,给了我足够的震撼。大意是:我用言语向上帝苦苦祈祷了几十年,没有任何结果,于是,我决定闭嘴,改用腿来祈祷,结果,改变的发生,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