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已经感觉不是那么容易了,整天重复着公司与家之间的简单枯燥的生活,好像已经没有精力去做其他事情了,天气越来越冷晚上也不愿出去散步,在家看书又总是静不下心来,想了许久写写自己这爱多想的问题吧。
以前在上一个公司的时候老板就给我指出这个事情,当时因为这一点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有时候自己也很想改掉这个事情,或者逼迫自己不去考虑那些事情,然而却总是做不到。做每件事之前或者说每句话之前,总要去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得到什么应答,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慢慢的深入思考有如无底洞般走不出,退也很难,令自己感到非常痛苦,久而久之就开始躲避来减轻这种痛苦,但是也就导致自己终将一事无成。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己也愿意去学习与思考配合,却还是不能很好的兼顾,以至于令自己陷入这种多想的痛苦之中。
思想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将人与低级动物很好的区别开来,却也因此让人承受了更大的痛苦,远远不是身体上的疲惫所能比拟的。
在公司和同事聊天,经常会聊到一些生活中非常琐碎而又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大多时候自己都能说出一些他们所不知道的小事情,经常被冠以思考无用东西的头衔。我也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但自己又确实做不到不去思考,有时候真的感觉大脑并不是自己的一般,却又在痛苦的时候感受的那么真切。
学生年代自己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于是我经常被亲戚或者朋友们当成教育他们孩子的榜样,也让他们向我请教一些捷径方法什么的。以前一直觉得思考很重要,如果有什么同样重要的应该就是记忆了,有些东西想不明白先记下来可以日后再去思考,对于方法一直觉得就是这两样,然而现在又觉得那样真的太累了,而且极有可能努力好久也无所得,于是自己也很迷茫。
曾经也告诫自己想不明白的不要去想,没有发生的也不要过于多想,却也总是做不到,明明许多东西都知道应该怎么做,却也总做不到。
选择了写作大抵可以减轻很大一部分这种负担,大脑会很自然地将那些已经记录下的东西去进行筛选,剔除,以此来减轻自身的负担,这大概也是自己写作的另一个较大出发点。
突然想到这几天写的东西,大都自我意识太强烈了,也许是因为孤独,也许是因为其他原因,自己的圈子好像就是那么大,所有才会多想而走不出去。暂且也将写作当做是一种自我交流,与文字交朋友,希望可以减少自己的多想的问题。
忘了在哪看到别人转的鲁迅的话说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然而自己却很少去回头看自己写的东西,总觉得如果细看大抵一无是处需要翻篇重写,而有时又觉得无论好坏都是当时的想法,有他存在的道理。
希望之后可以走出来,不去过多的想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