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号,跟朋友去了心心念念好久的苏州诚品。
13年台湾旅游,已经去过那家24小时营业的台北敦南旗舰店,当时跟朋友在那花了一个下午加半个晚上,感觉意犹未尽。所以对诚品在大陆开店,一直抱有很大期待。这次好不容易有时间,就跟朋友早早约好要去。
苏州回来后,我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话:
相比台湾敦南的总店,感觉苏州的这家更淡化了“书店”,而强调“文化综合体”的概念。所以在关于“茶”的书旁边,会摆上各种各样的茶叶供选购,“食谱”旁边,也会有各类零食。但我看了半天,对诚品久负盛名的“诚品荐书”品味却不敢恭维,有一块是不错的,我从中选了这本“不存在的人”,但其他分类推荐里却充斥着成功学鸡汤、二三流小说及各种畅销书。如果想要在这里打破界限,找到你以往从未想过去看,却会吸引你的“其他”,那它至少是现在,没有做好这项工作。总体来说,书退到了商品背后,也许,这是诚品在台湾十几年亏损终于凭借地产和卖东西盈利之后,总结出的“捷径”吧,然而,未免让我这样的爱书人,有点失望。
这两天又仔细思考了苏州诚品给我的感觉。其实如果以“想要在这里打破界限,找到你以往从未想过去看,却会吸引你的‘其他’”为标准,敦南店也未必做的很好,苏州店只是在“卖东西”这方面更赤裸裸而已。
我始终认为:一个书店,最重要的应该是书本身,是开书店的人对书的品味,它吸引的,是对同一种品味有偏好的人。就像如果想看外国文学中译本,首选上海译文,想看中国古籍,首先想到中华书局一样,他们代表的,是在某个领域长期高质量挑选、编辑、出版好书以后,形成的好品味、好品牌和好形象。
诚品这样书目繁多、空间较大的书店,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展现他们对书的品味与偏好(默认他们是有品味这种东西的),细想起来,他们面目模糊,有什么品类的书可以作为代表吗?好像没有。 这样一想,貌似跟博物馆、展览馆的问题有些类似?所以,我想,是不是也可以用做展览的方式“做书”。
可以先从主题性的推荐开始。比如“同时获得雨果、星云奖”的小说专题,酒鬼侦探专题、(纽约)人的八百万种死法专题等,主题可以通过会员调查方式确定,但更重要的还是老板及店员本身的喜好,自己首先要对组织专题感到乐在其中。
专题推荐中,要有特别推荐的书,下面附有手写(或者手写体)的店员推荐理由。酒鬼侦探专题里,重点为我推荐了《行过死荫之地》显然会比让我一本一本翻豆瓣评分更让我有好感,手写体也会拉近读者与店员及整个书店的距离。如果品味类似,发生点浪漫故事也是极好的。
然后是针对某个大类的脉络梳理。最简单的是以时间顺序排列,比如中国诗,从《诗经》、《古诗源》到《全唐诗》、《全宋诗》一直到现在的各类诗集。同样,对特别重要,或特别偏爱的要有标识。进一步地,跟古诗相关联的文论,可以通过箭头或其他方式标识出相关性,摆在相近的位置,对文论里重点称赞的突出显示,甚至直接把书摊开在那一页,又有何不可呢?对书店来说,个性不是敌人。
除了对书本身内容的把握,还有与内容相配合的针对性空间设计。这方面我不是很熟,应该可以从展览学里借鉴。
作为一个读者,我希望看到更多个性化、专业化的书店,让我打破以往阅读习惯形成的藩篱,让我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东西。在这个某亚、某东上有各种促销、能(超)低价买到实体书、电子书的时代,很多书店倒闭了,很多书店苦苦支撑。实体书的成本决定了书店不可能跟这些网站打价格战,穷则思变,也许这样思路的转换可以找到一条让书店摆脱“只能靠旁边再开个咖啡厅赚钱”的路。
我期待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