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我喜欢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这句话:“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需求的能力。”
不含敌意的坚决,是最好的界限原则。不带诱惑的深情,是最好的爱的态度。
什么是“不带敌意的坚决”呢?一是不带敌意的拒绝。二是不带敌意的管教。
我们常常会在无意识中将孩子的一些行为“敌对化”,认为他是故意在跟我们作对,而且这种敌意是很难察觉的、抑或察觉了也很不愿意去承认。
比如,今天早上我就非常生气。今天周六,两个孩子放假,我是要上课的。没想到6:30还不到,儿子就从床上坐起来,说要起床,我一开始还耐心的跟他说今天放假可以多睡一会儿,过了几秒钟他又要起床。我一下子就冲他发火了,把他从被窝里拉出来,给他穿衣服的时候动作都非常粗鲁,带着推搡。孩子被我从被窝里拉出来的时候,就哭了,哭的很伤心。过了好一会儿,我不去管他,自顾自地去刷牙洗脸,我在想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大火气。
其一,是我认为孩子没有按照我预想的那样,周末多睡一会儿;其二,我觉得他起来耽误了我的安排,本来我可以轻松自在地洗漱、然后去上课,现在我还要管他。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对孩子是有敌意的,他也感受到了所以哭的特别伤心。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就去抱抱他,告诉他“妈妈希望他多睡一会儿,是因为觉得他平时都没睡醒,想让他多休息,另一方面呢,是因为妈妈要去上课,没办法照顾他”我还对他说“你现在可以选择坐在床上看会儿书,过一会儿困了再睡觉”。孩子听话的点点头,爬上床了。
我们常常会无意识地认为孩子是在跟我们作对,作业写不好、衣服弄很脏,都会让我们大为光火。
所以,不带敌意的坚决,提醒我们,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如实地、客观地告诉他,而不是带有情绪地去责怪和批评。
什么是“不含诱惑的深情”呢?一是不能用诱惑去激励孩子。二是不能用爱去绑架孩子。
在电视剧《都挺好》里面,苏母对待两个儿子,其实就是用爱去诱惑和绑架孩子。
大儿子苏明哲因为学习成绩好,满足了苏母的面子需求,所以她给孩子的爱是“因为你学习成绩好所以我爱你。”,对于自己来说,大儿子就功能化为她的面子,所以,苏明哲在苏母去世后并没有表现出多少伤心,也没有担负起大哥应有的责任,只是因为他的一生都被工具化了;
二哥的存在满足的是苏母的情感需求,弥补她在丈夫处得不到的被需要感和温情。她对二儿子的爱,也是有条件的,“你爱我所以我爱你。”
所以,带有诱惑的深情只会把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转换成一场利益交换,孩子体会不到无条件的爱,只能成长为一个没有感情的工具人。
我们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温和而坚定。
温和是指我们的态度,应该总是冷静而客观的;坚定是告诉孩子我们的原则底线是不能动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