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我坚持阅读、运动、冥想近八个月,坚持简书日更两个月,走得比较慢,变化也能感受到。我想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浅薄说说长期主义。
1.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的必要前提是,这件事之于自己有独特且重要的意义,即自己想从做这件事中获得什么,而非听从他人。如果无法引起自己的共鸣,再正确的事也坚持不了多久。不是因为听别人说这件事好才去做,而仅仅只是自己想要才去做。我开始阅读是因为心里有太多的烦恼困惑,又无法从周围人身上得到答案,才想通过阅读去探究历史上的先贤和那些优秀的人他们是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希望能得到一些启示。运动,最初的目的是减肥,四月开始从跳操变成了跑步,想要通过跑步释放情绪和压力,让心态变得平稳。这也是我能坚持这么久做这些事情的最大原因。如果我只是因为听到别人说好,却没有结合自己的需求,我想我根本坚持不了这么久,只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毕竟原来的我是一个看书就犯困、宁愿走路也拒绝跑步的人。
2.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行动计划,并适时调整。无论是微习惯,还是有一定强度,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刚开始跑步不是以微习惯起步,而是要求自己每次跑三十分钟,时间到了就停,不多跑,还是能够坚持下来。频次上有点图快,要求跑二休一,结果就是跑了将近一个月,厌跑情绪出现了,第一天跑完想到第二天还要跑,就很不愿意。后来,我想着反正是要长期跑的,图那么快干啥。于是,我把跑步节奏改成了跑一休一。现在,没有任何厌跑情绪,偶尔还想多跑一跑。我觉着刚开始做事起步节奏适度就好,不用太高和太低,这样也能让自己尽快进入节奏中。
3.接受不完美,松弛有度。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中止行动,比如每周跑步5次,由于下雨或者工作等其他原因只能跑三次甚至这周都跑不了。每天坚持写作,有时候一整天可能都没有思路,写不出来……这时候,我的经验是告诉自己既然把它们当成一件长期要做的事,就何必急于一时,偶尔的中断不代表整个行为的放弃,接受现实的不完美。今天写不出来就不写,状态不好看不进书就不看,歇一歇,不逼迫自己,不要让一件好事变得让自己难受,甚至想要逃避。暂停并不会阻碍我们继续前进,只要大方向是一致的,走得慢一点又有什么关系,让自己放松下来,把目光放在为自己带来的意义上,而不是不完美上。每一次认真对待,即使步子很小,也要迈得踏实。长期主义,需要松弛有度。松的是心态,紧的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