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英雄传之杨志》授课反思

本学期赛课的主题是名著阅读,九年级上册的名著阅读是《艾青诗选》和《水浒传》。赛课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水浒传》。大家有讲整本书阅读的,有讲方法指导的,有讲人物分析的……真是百花齐放!

我决定上一节导读课,结合《智取生辰纲》分析水浒英雄人物杨志,教给学生“关联阅读”的方法。一上课我先情景导入,然后通过“知识对垒”的游戏让学生了解“水浒”知识。我觉得这个环节我设计的较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有对抗又有游戏,学生愿学乐学!

接下来的任务我安排了缩写《智取生辰纲》和分析文中杨志的人物形象。这个任务练习了第四单元学习的《学习缩写》,写好之后再让学生口头概述。这个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还练习了前边所学知识,一举三得!但我怕时间不够用,准备好的影视片段跳了过去,我觉得这个地方自己处理不当,学生如果看了影视作品会对文中所写有更好的了解,对人物有更深的认识,但我没有做的到。这个设计我给自己七分,扣三分就是因为这个失误。

任务三我让学生关联回目深入了解杨志。这个环节通过对杨志生平的梳理,利用曲线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杨志高开低走悲惨的一生,进而让学生探究杨志悲剧的原因何在。紧接着我布置了任务四,让学生关联人物剖析杨志。我引导学生分析杨志一生当中遇到的三个关键人物:高俅、牛二、老都管。他们分别代表“天时、地利、人和”,结果却是“天不覆,地不载,人不和”,杨志陷入了人生低谷,再加上他孤立的性格,耿耿于怀的执念,导致他最后走上了人生的末路,病死丹徒时身边没有一个朋友。

但这就是造成杨志一生悲剧的原因吗?

当然不是,于是我自然而然引出了任务五,让学生关联时代究根寻源。学生由北宋的政策了解了北宋“重文轻武”,高层遇战喜欢“求和”的社会现实,进而明白了社会腐败黑暗才是杨志悲惨一生的真正原因,主题探究水到渠成!

回顾这一节课,我觉得“设计巧妙,挖掘深刻”是它主要的优点。但是这一节课学生的活动不足,我没有想到学生对这本书竟然知之甚少,特别是女生简直是“水浒”小白,导致上课大家如在云里雾里一般,可见我备学生还不到位。其次在课即将结束时我教导学生应该有“怀疑的精神”,引导他们去质疑水浒“农民起义”的性质,这和本节课的关系不大,显然背离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一点可谓是本节授课的一大败笔!还有对于主题的挖掘时只说表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但怎样“腐朽黑暗”没有体现,这时如果联系前边的“关联人物”,从“高俅,牛二”身上入手:乱自上做,高俅胡作非为;牛二无赖泼皮,官府拿他没办法;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是一团混乱,腐朽黑暗就好理解多了。

总之,一节课有得有失,重要的是赛课过后要学会“复盘”,学会反思,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发扬优点,摒弃缺点,能给学生上出更高质量的现场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