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定所的人常常会为了“住房”而发愁,内心也是难掩彷徨,有房可住的人心里便踏实多了。我是一个对家有着特殊情结的人,对于住房也自然是相当的关注,尽管命运多舛,但总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相伴,这便是一种莫大的幸事。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再当想起这么多年的住房变化时,记忆总是五彩斑斓的颜色,而心底也会不由得荡起涟漪。
我自幼就跟着年迈的祖父母生活,当时住的是旧砖瓦房,而且一住就是近二十年。我们家的旧砖瓦房可是有不小的年岁了,据说可以追溯到建国前期,房体上使用的都是老砖老瓦,就是那种特别厚实的砖、特别大块的瓦。我家的砖瓦房分为三间,两边是卧室,我与祖父母各住一间,中间是客厅,我们习惯的称之为“堂屋”。
在我家旁边有一间年岁更老的泥土房,具体建于什么时期不太好说,都说在当年康熙来南阳微服私访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它的墙体是由泥巴与秸秆混合而成,栉风沐雨了这么多年依旧无比坚实,我真的感到很神奇,就这样一间泥土房是怎样禁得住这么多年雨水冲刷的呢?这间泥土房承载了我童年的记忆,我与小伙伴们时常会到里面转一转,像是走迷宫一样,现在的它已经成为了南阳古镇的一处景点。
在我刚上小学时,应该是上世纪的90年代,我常听大人们讲,“谁家盖好了三间平房,正准备着娶媳妇呢”。那时娶媳妇的人都应该是我的父辈,那时的平房就是砖瓦房,或者说是新砖瓦房,用的是红砖灰瓦,里面的墙面常常是用涂料粉刷过的。那时的三间的平房可以看做是娶媳妇的标配,当然也是生活水平好的一种象征。
进入了2000年,我们南阳镇开始兴起了“二层小楼”,说到了“二层小楼”,不得不要说当年出现的一波打工热,当时有不少的南阳人都选择到外面打工赚钱,最常干就是卖早点,最常去的地方便是济宁和济南。听说当时出去的乡人都赚到了钱,都在回乡后盖起了二层小楼,“二层小楼”因此就成南阳人富裕起来的鲜明标志,也是迈入小康生活的真实写照。
而今,祖父用他积攒了大半辈子的钱为我在县城买了房,我住进了小区,也因此成了所谓的“城里人”。小区的楼房一排挨着一排,一层接着一层,一户对着一户,看似紧密的表象却掩饰不了关系淡漠的内在,有时对门都互不认识,更不会有乡村一街两巷拉大呱的场面。在小区生活了这几年已经习惯了,其实也挺便利的,像楼房的布局很合理,日常起居都相当的方便;像集中供气、供暖的方式也非常贴心,舒适洁净的生活环境的确是令人青睐。住进了小区,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与崭新的时代一路同行,有时想想,真的感觉很幸运也很幸福。
有时,我会围着微山县城转一转看一看,偶尔会见到高档的小洋楼,也曾看到过气派的别墅,有时也真的会很渴望走进去看一看,很想体验一番住进去的感觉,但这样的想法最终都是一晃而过。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住房条件也越来越好,即便是我站在外面看,也能够分享到一份骄傲与自豪的。
房子可大可小,可豪华也可简单,只要住着踏实、住着幸福就好。我到底是一个幸运人,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以安身,可以容纳我的柴米油盐和喜怒哀乐;当然还有许多的房子为我敞开着大门,它们始终珍藏着我的记忆、陪伴着我的幸福、保留着我的渴望……
作者简介:
马加强,31岁,济宁微山县人,残疾人写作爱好者,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微山县作家协会会员,擅长于散文、诗歌的创作,陆续有作品在“今日微山”、“济宁日报”、“济宁晚报”、“微山湖文学”等报纸刊物上发表,并有多篇作品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及各个省市的残疾人文学杂志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