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拆解细古功的《高维度思考法》
一生留下近40册著作的管理界巨匠彼得·德鲁克在逝世前约两年(2004年初)时曾接受美国《财富》杂志的采访,记者问他:“假如您还有没写的主题,会是什么?”德鲁克答道:“是无知的管理。要是早写出来,大概已经成为我的最高杰作了。”
2000多年之前苏格拉底提出“无知之知”,即“我知道‘自己多么无知’”。
“经营学之父”和“哲学之父”探寻到的领域却都是“无知”。也就是说,“无知”是孕育新智慧的最重要的关键词。
探究“德鲁克和苏格拉底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同时也尝试着对用来实践发现问题的思维方法论做出阐释。
“无知、未知”与解决问题的困境
IBM的人工智能“沃森”,曾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中战胜人类冠军。从人工智能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开始,电脑逐渐在各种智力活动中凌驾于人类之上。“靠知识量取胜”和“解决既有问题”已不再是人类该努力的课题。
现阶段,人类应该把努力的方向转换至(广义的)解决问题,即发现并定义没人意识到的新问题这一“上游部分”。在商业、教育等多种场合,均要求这种“从下游到上游”的需求转换。
以商业而言,所有业界一致要求员工以“发现问题型”的方式工作,要能够主动发现顾客的潜在需求,而不是被动应对来自顾客的交易需求;不是在其他公司的后面苦苦追赶,而是创造出业界前所未有的革新性的商品或服务;不是单纯提供个别的商品或服务,而是从需求中挖掘出顾客的根本性需求并提交方案。用河流来比喻,就是不要在下游静待顺水而下的猎物落网,而是应该站在险峻的上游,即便需要在岩石间反复搜寻,也要找出隐藏其间的猎物。
问题在于,“下游”和“上游”不仅要求各自必需的着眼点,所要求的工作价值观和技能也不相同,有时甚至完全相反。也就是说,擅长(狭义的)解决既有问题的人不擅长发现问题,反之亦然。这便是这本书所阐述的“解决问题的困境”。
如今,社会、公司、学校所提倡的价值观几乎已统统被优化为“下游的价值观”。现在需要溯流而上,逆转价值观,将必要的思路转换至“上游”。
“上游”所需要的,不是囿于旧有成见的思维,而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开拓新世界。换言之,就是要将人类的“思考”能力完全发挥出来。为此,我们不能把知识当成“存量”来用,而必须将其视作“流量”来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换价值观,着眼于“无知”和“未知”,而非积存的知识。
“困境”的机制和解决方法
这种“困境”是由怎样的机制产生,又需要如何解决呢?
本书将以“无知、未知”为线索,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一个是“作为‘知’的对立概念”。“知”有时会成为阻碍新发现的重大要因,所以本书会着眼于将“知”重置(unlearn)这个意义上的“无知的优点”。
另一个是“无知之知”这一侧面。苏格拉底所提倡的重点不在于“无知本身”,而在于“无知的无知”(不自知无知的状态)这一“元级(meta-level)”的无知。
解决既有问题的(狭义的)“解决问题”,与作为其“上游”的发现新问题的“发现问题”,二者所要求的思路和价值观是正相反的。然而迄今为止,在极大程度上受到重视的却是(狭义的)“解决问题型”的思路。这本书将对二者进行彻底的对照和比较,阐明如何活用无知以消除“困境”的思路。其核心便是“从知到无知的视角转换”,以及与此相关的三组关键词——“从存量到流量”“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从固定维度到可变维度”。
以“蚂蚁和蝈蝈”作为比喻,对基于上述三种视角的思路加以比较,尝试从“无知”的观点出发,对一直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蚂蚁是善,蝈蝈是恶”这一价值观进行检验,同时展开新的讨论。
这本书还提出“通过元级超越维度”的思考法,将其作为活用“无知”和“无知之知”的具体思考法,用来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
如此,本书便介绍这种着眼于无知和未知来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新视角的思考法,并将其作为解决“困境”的方法。
德鲁克在其1994年的著作《后资本主义社会》中,关于“知识提高生产力”做了如下论述,可供参考:
伟大的英国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1879-1970年)提倡“联结”。(中略)联结所需要的,是用来定义问题的方法论,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当今流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中略)需要“未知事象的体系化(”Organizing Ignorance)。事实上,这也是我从40年前便已开始写的书的标题,但至今仍未完成。
这里的“定义问题”,接近本书所说的“发现问题”。而从这段话中,也能看出德鲁克一生的问题意识。
本书的结构和整体概要如图所示。
PART I 对“未知的未知”加以阐述,同时提出本书对于“知”和“无知、未知”的定义和框架。
PART II 针对“‘解决问题’的困境”,通过对比“河的上游和下游”,阐释“解决问题与发现问题的思路差异”,即在何种场合需要何种思路,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结构性矛盾,也就是“困境”,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困境。发现问题居于解决问题的上游,但二者之间并非一路坦途相通,而是存在不连续的裂隙。很多时候,人们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才难以发现问题。世人往往被“解决问题型”的价值观所支配,本书会在这个部分谈及该现象的原因,并探求困境的解决办法。
PART Ⅲ 通过“蚂蚁和蝈蝈”的类比,明确对比两种思路,思考二者的对立结构和“共存共荣”的方向性,同时指出基于“奇点”的发现问题和用以预测未来的着眼点。任何领域均存在蚂蚁思维的人和蝈蝈思维的人,关键在于理解这两种思路的机制,根据不同的场合加以区分,各尽其用。
PART IV 讲解了三种通过超越维度打破壁障的元思考法,即能像蝈蝈那样“跳跃思考”的“用以发现问题的思考方法”。
这里的关键词是“上位概念”和“元视角”。本书将通过三种上位概念的用法,讲解蚂蚁和蝈蝈的思路差异之一——“是只用下位概念思考,还是配合上位概念思考”,将其作为关系到具体创意的思考法介绍给读者。
直面“无知”“知”等抽象概念,尤其是PART I、II中的讨论,非常抽象,部分读者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若出现这种情况,建议这部分读者把PART I、II当作“要点”,从相对容易理解的PART Ⅲ开始读起,然后再回头去读PART I、II。
理解“用以发现新问题的思路”的机制,重新审视“无知、未知”“上位概念”“元视角”。打破旧有的“常识之墙”的创意,向着新领域不断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