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妈妈是大学教授,爸爸是政府官员的孩子,从小各种捣乱,每次被幼儿园遣送回家后,爸爸都会打他,而妈妈总是护着他。
有一次,妈妈出差去了,他在幼儿园犯了错,爸爸打了他,他把爸爸的东西都烧了,然后爸爸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妈妈出差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爸爸离婚,接着把他接回了家。
妈妈一直信任他,尊重他,不管他犯下多大的错,妈妈总会想办法让他发现自己的优点。后来妈妈尊重他的想法,让他去职高学汽修。尽管同院的孩子最差也是研究生,只有他一个反面典型,但妈妈并不回避,而是在谁家车了毛病时,让他去帮忙。他虽一身油污,但也不必为了生计而委曲求全。
父母总是因为孩子而烦恼焦虑,甚至夜不能寐,总是习惯将所有的过错都怪罪在孩子身上,但从未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怎样的父母就会教育出怎样的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根深蒂固的。
我有几个关系很好的朋友,他们都是温暖善良的人,谦虚、和善、仗义,而且从未和别人发生争执。他们的父母也是淳朴善良的人,彼此扶持,相敬如宾。当然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父母的影子。
温暖善良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温暖善良的,而暴戾、自私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自然不会为他人着想。
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就是父母对孩子说,“我这是为你好”,似乎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可却未问过孩子是否愿意自己这样为他好。
一对整天吵架的夫妻,婚姻摇摇欲坠,明明已经过不下去了,还要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继续维持他们不堪的婚姻。
孩子是有多委屈呀,还得为父母的不负责任买单。“我是为你好”,主语是我,而不是你,所以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为了所谓的世俗的眼光,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拿孩子作挡箭牌,继续违背自己的心,继而伤害孩子。
真正为孩子好的人,是不会拿孩子作挡箭牌的,他们会对孩子好,而不是嘴上说的是为了孩子好。
见过很多叛逆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么被父母打过,要么被父母忽视了。
他们叛逆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如此,而是为了向父母反抗,为了显现出自己的存在感。
每个孩子都是落入凡间的天使,他们都有一颗柔软,善良的心,一旦有一天他们变得像刺猬一样浑身是刺,无法靠近,那只能说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此刻,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评,打骂孩子,而是给他们足够的信任,理解,宽容与爱。同时,在一段关系中,沟通也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准确,及时的沟通,又怎能知道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
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小时候我也很叛逆,不上学,顶撞父母,经常被我妈打得屁股开花。后来渐渐长大,有什么事都会和我妈主动沟通,突然发现大人们并没有别人说得那样蛮不讲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通情达理的,是真的为孩子着想。
有时候父母因为一些事生气,批评孩子,只是因为孩子并没有提前与父母沟通,让父母觉得他们作为父母没有得到孩子应有的尊重。
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同样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父母与孩子应该是一起成长,共同学习的。
希望每个落入凡间的天使,从始至终都是天使,而不会因为外界因素变成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