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阻礙 | 讀《與神對話》第一卷第二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察覺,我在讀這本書時是有抵觸情緒的,尤其看到諸如這樣的內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神的用意。萬事萬物存在的理由都得到神的理解與批准。”(p.073)

我就是沒有辦法接受這樣凌駕於一切意志之上的“萬能”的概念,比如神创造了世界,神創造了人類並讓人類有自由的意志去創造生活等等。在遇到類似這樣的字眼的時候,我會在內心湧起各種排斥、批判和反對的聲音。如果是以前的我,也許就會把這本書扔在一边,並補上一句:“這講的什麼呀!”現在雖然有情緒,但會讓自己看下去。一方面,是因為裏面也會傳遞出很多正面的、積極的態度和觀點,例如“愛,歡樂,寬容,祝福,感恩”是神的五種態度等等;另一方面,我有必要用心察覺這抵觸情緒的背後是什麼令我不滿,這不滿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

也許有朋友會說,“看本書而已,怎麼這麽複雜?喜欢就看,不喜歡就不看。”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習慣了趨近自己喜歡的東西而遠離不喜歡,卻從來不探究為什麼不喜歡。我現在轉變了對“阻礙”的觀念。我認為,遇到阻礙也許就是遇到了機會,只要有耐心有覺察力仔細深究看看,也許就明白了“阻礙”的癥結所在,以後再遇见時它就不會再構成阻礙,因為很多時候阻礙是我們的想法而已。

讓我探究看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