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城市有八家电影院,这种片子一如既往地只有某家影院播放,而且时间是在中午十一点,意味着想要看它,就必须饿着肚子。但我还是冒着雨去了,因为第二天是周五,《邪不压正》和《阿修罗》上映后,它必定再无天日了。
独自看完电影,从放映厅出来,老板居然迎了上来冲我打招呼。他笑呵呵地问,看完了,这片子怎么样呢?
我说,情感是有的,但它运用的电影语言实在是太拙劣了。看着老板有些发懵,我补充道,就是不太适合在电影院里看。
老板说,我挺喜欢老崔的,但这片子就周末有两个人,从周一到周四就你一个人,我看网上评价差异挺大的,就想问问。
我想了下说,有些人有演技但是不会演绎自己,而演绎自己的人往往没有演技。
老板点点头,冲我笑了笑。我打声招呼,就离开了。
说实话,我真不打算给这片子写影评,除了没人看以外,还听说某网站正在删关于它的正面评价。我可不想让人认为自己是水军。然而在车上,呼麦的声音久久回响在耳边,闭上眼总能看到四个人马背上纵情喝酒的片段,突然间我意识到,这片子并不是简单的内蒙电影70年的记录,而是70年间中国人情感变迁的电影印记。
《您一定不要错过》是充满情感的,这缘于好演员对自己所演绎的角色的全身心投入。但好的演员未必会表达自己,不会表达的充沛情感总是会显得浮夸。这也是这部电影被大众诟病的主要原因,我也觉得个别段落眼泪太突兀,过于煽情。这一方面缘于导演拍剧情片不错,但对纪录片未必在行,另一方面片子想表达的太多,情感上又缺乏节奏。
然而更深层的原因是,这个时代已经无法理解我们的父辈、祖辈们的情感印记。
建国初期,祖辈们刚从残酷的战争中走出来,渴望和平和幸福的生活。蒙古草原上的人民迎来自治区政府成立,广大农奴翻身获得解放,这种喜悦我们无法理解。
五六十年代,为了从一清二白的贫穷中走出来,祖辈全力投入生产,破除旧传统,建立新思想。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这种精神,我们也无法理解。
运动过后,父辈那句“成吉思汗的后裔”所蕴含的力量,那种经过漫长地压抑爆发出来的嘶吼,对自我身份认同,从晕沉庸碌中走出来的宣告,我们更无法理解。
就连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初,中国人重拾英雄主义,为了生活挺起脊梁,努力奋斗的气魄,似乎也成为很遥远的过去。
直到最后的几部影片,包括我喜欢的《八月》,才真正与现代人的情感产生纽带。现代人的情感是什么?自我认同。是在未知中摸索,迷茫中探寻,是细致入微的敏感的“自我”。
坦率地讲,一部影片想表达许多影片汇聚而成的情感主题,并不是《电影传奇》那种手法可以演绎的。老崔太过于心急,可能是怕人们完全遗忘,于是拍出了这部用情感硬凑的纪录片,还取了个不贴切甚至怪异的名字。
所以还是那句话,当情感过于充沛却不会表达时,人总显得浮夸。浮夸与没有情感硬生生地表达形成的虚假,还是有所差别的。《您》中无法被当代人理解的情感,让我想起了被投票致死的苏格拉底。
人也好,电影也罢。
当你不能带来好处,那至少应当勾起同情,你却偏偏要寻求理解,自然是一败涂地,搭上性命。不过时代里总有人会理解,经典才能成为永恒,苏格拉底便以思想活到了今天。若干年以后,今天生活中的流量明星终究会被更酷炫、更独特、更能演绎自我的新星所替代。而他们演绎的虚假情感,绝不会被人拍成纪录片,被下一代人理解和铭记。
写到这里,我的耳边再次回想呼麦的声音,还有悠扬的蒙古歌曲。蒙古歌曲总是缓慢又充满沧桑,或许正是因为它慢,才能融汇进更多的情感。白居易的《问杨琼》有诗云“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我想,很多人喜欢老歌,正是因为八九十年代的歌曲蕴含了更多的感情,而不像现在的歌,或者是一味地飙高音,或者比城市节奏还要快。
不过可能我年纪大了,也不太理解年轻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或许他们太迷茫,个人压力又太大,需要通篇嘶吼状的曲调解压。也或者生活的节奏太快了,音乐要跟上步伐,步伐要跟着汽车的鸣笛,否则就面临淘汰。
但无论时代怎么变,我们心中都有一匹黑骏马,我们都欣赏嘎达梅林,我们都想成为成吉思汗。因为我们都向往自我、自由和英雄,这是永远的情感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