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与唐朝这两个朝代,后宫里的女人被皇帝要求都要穿“开裆裤”,作用嘛,当然是方便皇帝随时都可以临幸了。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相关历史资料能加以证实。
但是,古代皇帝可以随时随地的临幸后宫里上至妃嫔,下至宫女的女人,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皇帝某天看上了某个妃嫔,偏偏这个女子来了月经,不方便怎么办呢?毕竟,在古人的眼中,刚好遇到女人来月经可是很不吉利的。
那可能有些小伙伴会说,直接告诉皇帝,把他拒之门外吧。这种不行了,你想啊,皇帝“性”致勃勃而来,你才告诉他,我不方便,那可是很容易惹得皇上大怒,轻则入冷宫,重就可能有杀身之祸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委婉的告诉皇帝。用唐朝诗人王建的话来说,那就是要“密奏君王知入月”,通过密奏的方式非常委婉的给皇帝说,我有点不方便,您就别来找我了。
那怎样“密奏入月”了呢?方法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但细究起来,其实就是一种——做记号。
以丹注面目——用朱砂在脸上点一个标记
这种做法,在《史记》中有记载:
天子诸侯群妾,以次进御,有月事止不御,更不口说,以丹注面目为识,令女史见之。
从这句话里,我们先能看到,当时不管是天子还是诸侯的所有妻妾,侍寝采用的是排班儿的方式。当然,这种方式好,免得后宫争宠。如果有妃嫔遇到有“月事”了,就可以通知安排的女官吏不参加排班儿了。
可是,这种事,我们前面说了,是不吉利的,所以不能直接说。怎么办呢?就在脸上用朱砂作个标记,“女史”一看,就明白了,不再安排她了。至于后面还补不补班,《史记》就没说了,那位朋友有在什么地方看到了,记得来分享一下。
第二种记号——戴戒指
汉代的妃嫔在“月事”来时,或者是有了身孕,通常就会在手上戴上金戒指,来提醒皇上不方便期间,不可以同房。为什么是金戒指呢?因为金戒指谐音“经戒之”。
后宫的妃嫔们在被皇上临幸时,是要经过”女史“安排和作记录的。妃嫔们在进宫后,女史就会发给她两种戒指:银戒指和金戒指。平时,能正常侍寝,就把银戒指戴在右手上,如果遇到”月事"或者怀了孕,就把金戒指左手上。女史也就不会给她安排任务了。
也有另一种说法,说汉代时来月经或怀孕时,是在左手戴银戒指。轮到被皇帝临幸后,皇帝就会赏赐一枚金戒指,戴在右手上做为今后怀孕的依据。
到五代时,朝代更迭多而快,妃嫔来月事的标记就多种多样了
有在妃嫔居住的宫殿门外持上特定颜色(红色居多)的灯笼的;
有在手臂上系一根红线的;
有把红色的绸带系在腰上的。
反正是各显神通,就是告诉皇帝,身子不方便,下次请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