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靠谱的创业公司总是看不见自己的不靠谱
周末上了两天关于“第一性原理”和“非连续性本质“的课程,令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是”自己看自己,总觉得是对的“!人们总会拿过去成功经验去判断未来,结果往往惨淡收场。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个结果,而是失败的人却依然不自知为什么会失败,下一次依旧我行我素。
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是一群在某一领域拔尖,自然而然跳出固有圈子的人,他们希望获得更高利润而出来创业。可当”不赚钱的创业公司就是耍流氓“这句话萦绕耳畔,身边却总有太多创业公司正用投资人的钱在续命。续命本是一件不值得炫耀的事,可偏偏一群ceo强化思维,自我麻痹,同化内部员工,让大家相信跟着他干马上有肉吃,结果么~融资失败关门大吉。
这样的事例真不少,假如我是这些公司的创始人,至少会觉得内疚,耽误员工的时间和生命,就这点就该好好坐下来吃顿道歉饭以示诚意。可偏偏印证开头第一句话“自己看自己,总觉得是对的!”大部分失败的ceo不会觉得自己错了,而认为创业有风险(这个没错),员工选择我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失败就一起扛,没什么错不错。
我们总是太难看清自己
中国老话”不是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对物对事对人皆有效,思维的遮蔽性让我们不愿意也不敢去看清自己。其实冷静一下,用理论指导实践并不难,稍微花点时间想一想也就清楚了。举个例子:
一家创业公司做机器人投顾,这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行业,国外投资人和创业公司正在寻找风口的猪,国内当然信息敏感,抓紧机会向上飞。这个策略当然正确,顺势而为么。
可任何人都能成为这头猪吗?未必吧!用几个不同维度来分析就知道了。
团队
为什么我可以做,别人不能做?这是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玩过fifaol的朋友,一定知道游戏里不同角色能力值不同,有些速度快、有些灵敏性高、有些脚法好,要赢的一场比赛,团队自然需要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使得比赛策略得到有效执行。
创业依然如此,假如ceo擅长研发,那公司往往研发为导向;如果ceo擅长销售,那公司往往以销售为导向。可事实总是出现偏差,一个擅长销售的ceo去创办一家研发为导向的企业,如果没有合适的合伙人帮助,试问成功机率有多大?
产品
产品是解决问题的最后环节,做过销售的人一定知道,假如把梳子卖给和尚,除了巧舌如簧别无他法,因为和尚根本不需要。在互联网行业创业,产品就是面向用户的那把梳子。你找到需要梳子的人吗?
有太多理论可以推导产品是否靠谱,比如定位理论、波特五力模型、产业周期图分析等。这几把尺子你至少得有,分析产品优劣势找到潜在用户,才有机会接着谈风口的猪这件事吧。
如果产品找到的是一大批和尚,还强迫员工帮你一起卖给和尚,做大流水忽悠下一波投资人,以求团队和自己的生存,这个价值观对吗?试问价值观这个底层基因都出错的企业,有多大机率能存活?
学习能力
谁都不会承认自己不爱学习的。可拖着疲惫身躯到家,看到舒服的沙发,只要你一趟下恐怕再也起不来了。学习过程总是痛苦而隐蔽的,学不学自己知道,懂不懂自己知道。侃侃而谈很简单,落到实处结果会证明你的努力与否。
我好奇观察过许多ceo,爱学习的往往不爱自夸,谦卑和无知是他们的座右铭。反之不爱学习的,总是夸夸其谈,开口闭口千万流水,百万利润,似乎钱在他的眼里就是uber司机,招之即来呼之即去。
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造就自己的伟大。这句话于大家共勉,也是周末学习后最大感悟。
盛夏的夜晚,唯有文字,最难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