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书总是经常忘呢?
我曾经也有同样的疑惑,明明我自己很喜欢看书,在工作前就是个书虫,课下看,课上偷偷看,但是当和别人讨论到某本书的时候,只知道自己读过,但是大部分内容都忘记了,很难像别人那样“滔滔不绝”地讲出书中的内容,谈论自己的各种见解,总是非常沮丧。
后来就自己开始各种观察和思考,查阅各种资料,和身边很会读书的朋友讨教,去找出我自己在读书的时候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
发现除了读书方法之外,人和人本身的记忆能力就有区别。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不同点很多,也知道有的人天资聪慧,有的时候还听说某“神人”能够学什么会什么,过目不忘,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从读书的过程来看,本身是一种体验和学习过程,无论是一本小说,还是一本科学指南,有的人在看过之后其实很“自然”地就记住了,并不是说他就有什么过人的技巧,或者和常人看书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人和人储存记忆的方式也有区别。
比如男性和女性针对情感相关事件的记忆力会有差别,女性更容易记住细节,而男性更容易记住事情的核心。
比如有研究发现一组基因(BDNF)之间的不同会导致在记忆和学习测试方面的不同。
以下为研究来源:(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去读一下)
比如,两个人同样是看完了一部电影,一年之后,一个人依然记得里面的情节和人物名称,另一个人可能只记得一些片段和看电影时候的感觉。
所以如果你发现用同样的读书方法,而别人的“读书质量”比你高时,不用灰心和沮丧,因为虽然有的人记忆力比你好,但是你成长和学习的渴望可能比他要强的多,而人都是会遗忘的,无一例外。
那如果读书想要获得更多的信息,更高效地阅读呢?
第一:明确读书目的——你读这本书干什么?
如果没有目的,就像你走进了一个菜园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蔬菜,没有主动的目的,只是进了菜园子一趟,看了几眼蔬菜,然后就出来了,只记得自己在菜园子里面见了一些不同类别的蔬菜,可能还记得蔬菜的样子,但是你从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进这个菜园子,只是东看看,西看看,又怎么能够指望自己从菜园里面获得什么东西呢?
就像很多人出去旅游,可能就是报一个旅游团,和大家走走逛逛,回来也不记得自己具体去过哪里,有怎样的心得体会,凑凑热闹,拍两张照片,而自己其实收获并不多。
当然有的书仅仅出于娱乐的目的,那就没有必要带着获得“真理”“感悟”的想法去读,比如一本小说,如果读的时候能够喜欢,能够纯粹享受小说带来的乐趣,就已经是高质量的阅读了,之后这个小说内容忘记也无所谓,因为你的目的达到了。
第二:学会将信息整理和联系——作者是怎么传达信息的?
从记忆的角度来看,在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金字塔原理》中提到:
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月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有的人可能一次能记住9个项目,而有的人则只能记住5个。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1个项目。
当年很被动地去读书时,获取到的内容很多时候都是零散分布的,所以要学会将书里面的内容相关的内容进行联系,去系统处理和整理。
关于怎么读书,和如何记读书笔记,有很多的相关的书籍,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高效能阅读》《实用性阅读指南》等等,都强调了对于一本书里大纲梳理的必要性,因为大纲大多是作者写这本书时候的思路,一般会有一个主脉络,然后会分成几个信息模块,而当年能够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将信息控制在7组左右,那就很容易”记住“信息了。
一般一本书目录或者序言就已经很清晰地告诉了你作者是怎么写书的,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所以在挑书选书的时候都要注意不要直接拿来就“读”。
第三:学以致用——你达成读书目的了吗?
不论是否读完了一本书,最后,都要去反思自己是否达成了读书目的。
比如你读指导生活型的书,觉得自己很容易乱买东西,想要断舍离,那读完相关书籍之后,不论你到底能够“记得”多少断舍离的方法,没有做到,也没有什么用,最终只有做到,达成了读书目的,对你的人生有了帮助,才算“高质量”地读完了这本书。
你可能只是因为一些书很经典所以去读,比如说《红楼梦》,去体会一下经典,顺便能够和别人聊聊自己的心得体会,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只是抱着这个目的,最后也就是去读一遍,然后感慨一下自己读过红楼,发表一下“见解”,这个目的还是很容易达到。所以没有必要看到或听到别人非常有洞见的解说时,唏嘘自己怎么没有类似的感悟。毕竟别人是抱着很严肃的目的去读红楼的。曹雪芹一生写了一部红楼,而在后世,也有人在用一生解读红楼。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书中藏有无尽的宝藏,很多书,不是“高效”去读就能读懂读明白的,有的书,是可以跟一辈子的,人生每成长一步,回来读都会有不同的领悟。
而人与人的性格迥异,兴趣点也不一样,读书有一套方法可循,但是不代表要按部就班,死守规则,不过如果想要比平时更快速有效获得信息的话,对自己的读书成长不是很满意的话,唯有改变自己一贯的阅读方法,去尝试新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不断改进。只是读书的时候,谨记要思考,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