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总觉得很忙,却没见忙出满意结果,反倒是生出很多疑问?就试着自己找答案。
疑问1:时间都去哪儿,到底要怎样度过才是有意义的?
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都是24小时。为什么别人一天可以做那么多事,还能达到好的结果。自己没一件事能做到优秀呢?时间都去哪儿呢?
为此我看了《你一年的的8760》,重读了《把时间当作朋友》,想找到答案。
答案只有一个:会放弃才能聚焦。
疑问2:努力是个什么东西?怎样才算努力?你选择为什么而努力?
看了《你只是看起来努力》、《人生不怕从头再来》,由《人生不怕从头再来》知道刘晓庆不止写了这一本。还有《我的路》、《我这八年》、《我的自白录》,不过我只在网上找到的《我的路》。
这次读刘晓庆的书是因为以前对她有点印象庆:很小时,整个村里都在追看她扮演的武则天电视剧。她又是重庆人。
后面追着找她自传看是因为有一阵子媒体总说她没钱很落魄,什么戏都接。印象特别深,刘晓庆就像她所扮演的角色武则天一样颇具争议。
看到她的自传后才大致了解到她因税案从一姐位置直接进笼子了,那种条件下,她还坚持阅读,坚持运动,运动只能是数步数。在她出笼后,她还能放下影视界一姐身段从配角开始接戏,从头开始。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真是能曲能伸的典型代表。她的这种做法就是努力的最好答案吧。
疑问3:优秀的人一直优秀,并且面面优秀。
印象最深的就是华姐(李华,网友也称其华妈)。从她的朋友圈及部分文章了解到:
她50多岁自学画画,看她晒的画,水彩,素描,石头画,炭笔画……不比画画本科专业毕业的差,甚至还强点。游泳更是全能,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样样精通,跑步也不落下,都已经跑过全马好几次了。到了期假期就和女儿一起出游。她除了工作外,就是画画、游泳、跑步、旅游。这都是她的爱好,当她出国旅游发现仅凭自己有限的单词也可以交流时,她发现了学英语的动力,回国后开始背单词,我朋友圈里有好几个人都在背单词,年龄都比较华姐小得多,但唯有她一人每天背的单词数量最多,持续时间最久,目前没有发现她间断。
她就是这么一个人,决定做任何事情后,一定会死磕到底,做到极致。让你不得不服的是,她家人生病住院,她去陪护照顾,都被人看中,想请她去做特护,月薪7000元。
我感慨“优秀的人一直优秀,并且面面优秀。”
我有疑问”优秀的人为什么一直优秀,面面优秀?”
优秀是一种习惯,习惯是长期固化的重复行为,长期行为是因为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决定的。优秀的人会迁移她的这种优秀习惯到她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面面优秀。
疑问4:参加免费微课真的有用吗?能学到东西吗?
质量好的微课是有益的,能接收一些新理念,学到新东西。比如新精英。
但当免费微课像微商一横扫朋友圈,人人都在分享,人人都在开微课后,免费微课的含金量开始降低。这个时侯付费学习或者实体课学习就更为有效了。
疑问5:怎样学习才能促进自我成长?
沉浸在学习本身,是会阻碍自己成长的。你不能把学习当成平淡生活的调料,单调生活的刺激点,似乎只有8小时之外的自己才是鲜活的。
偶尔抽离出来想想:学习是干什么用的?缺乏目标的学习会迷茫、不切实际的目标会焦虑。
不忘初心,立足定位,聚焦深耕。事缓则圆,慢即是快!
不能实践于生活或工作的学习,就是耍流氓。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当年没流汗,现在要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