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孩子会说“谢谢”吗?
当父母或朋友生病时,孩子会比平时更体贴,主动做些什么吗?
当孩子自己吃着零食时,他会想到分一点给身边的人吗?
当看电视时,他会征求你的意见,问“妈妈,你想看什么”吗?
当你过生日的时候,孩子会为你送上祝福和惊喜吗?
……
孩子对生活有感恩的态度,他们的心中便有一块“良田”,用以孕育生活的美。感激的力量会让美好的东西像磁石一样,把幸福源源不断地吸引过来。从小培养孩子感恩分享,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心态。
那么,父母要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呢?
1.带头大声说“谢谢”
妈妈帮爸爸做事时,爸爸要大声地对妈妈说“谢谢”;妈妈接受爸爸的帮助,也要说一声:“谢谢”。虽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却能为孩子播下感恩的种子,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对于别人的帮助要表示感激。在这种氛围中,孩子耳濡目染,接受这种最基本的礼仪,就会逐渐将感恩内化在日常生活中。
2.充分利用节假日
节日是感恩教育很好的时机。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清明节等节日,都是培养孩子感恩父母、老师、长辈的好契机。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真诚感谢的话语。节日的各种活动在无形中能强化孩子感恩的意识。
3.帮孩子表达感恩
当孩子不知道怎样表达谢意时,父母要理解和帮助他,这时可以替孩子以他的名义来感谢。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理解他的处境,体验到充足的安全感、信任感,轻松学会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谢意。
4.发挥榜样作用
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父母要做好榜样。有则公益广告中有这样的镜头:媳妇每晚都把热乎乎的洗脚水端到婆婆的房间,为婆婆洗脚;另一个镜头是媳妇四五岁的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颤巍巍地端来洗脚水也要为他妈妈洗脚。画面温馨感人,这正是言传身教的力量。
5.让孩子体验感恩
很多孩子喜欢帮大人做家务,如:浇花、择菜、扫地等,有时候会“越帮越忙”,这时父母切勿忽视孩子的行为,剥夺孩子做事的机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了解父母的不易,学会关爱他人,感恩之心在孩子的体验中逐步唤醒。
感恩的力量是无限的。感恩让我们拥有真正的幸福和发自内心的快乐。从小让孩子学会感恩,是送给孩子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他拥有温暖而有力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