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在我手上待了蛮久了,但一直没有兴趣打开它。
今日见了风过耳写的《沉思录》文章,竟忽然起了兴趣。
不同无知的人作无谓的交谈。
前两日,在校内一个群聊里目睹了一起由注册软件和红包引发的网上争吵,最后以其中一方当事人被举报(投诉)微信无法发言而告终。
捋一捋事情的始末:
A同学在该群发上注册软件的二维码以及红包,让领取了红包的同学帮忙注册。因为许多同学领了红包未注册,故A同学先是在群里提醒,未果,而后一个一个地@人。
如此,大多数领了红包的人退了红包给A(因为注册软件比较麻烦);直到只剩一个B,非但没有退钱还领了退给A的红包。
A大怒,出言相辱。B也怒,反唇相讥,并把A的自拍头像做成表情包,配文“XX校红包骂街女”,发在群上;仅此还不过瘾,把这幅图挂在了自己的朋友圈封面上。
A气急,与之理论。
瞬间,群里的吃瓜群众再也按耐不住了,纷纷丢下瓜,开始意见分明地站队。
然而,A在这时消失了,自称A的朋友的C说,A的微信被举报,无法在群里发言。
(看到这的我,立马退了群)
若我是A,当B恶语相向时,我不会与之纠缠,此所谓“不同无知的人作无谓的交谈”,及时止损是也。
某年和朋友去打工,被分配到的舍友非常不讲卫生。
晚上吃剩的泡面能一直放在床头地板留到第2、3、4天,瓜果皮、零食垃圾、纸巾等能一直堆在床底下。
我第一次以言语劝之,未果。
第二次,自己动手把宿舍打扫干净,但是反被埋汰,说是我扔了其饮料。而且,她们在打扫的地板上继续堆积垃圾。
我看着新产生的一堆垃圾,反复回想确认。没记得有什么饮料,清走的都是垃圾。不得法不得法,然后我申请换了宿舍。
每天上下楼遇见她们时,倒是能偶尔微笑以待。
其实,当时看到她们把宿舍弄得脏乱臭,在我打扫干净之后还乱扔垃圾时,我蛮生气的。就觉得怎么还会有这种人呢?今天《沉思录》倒是提醒了我:
当一些人的无耻行为触犯你时,直接问自己,这世界上没有无耻的人存在是可能的吗?
但好在,我没有跟她们继续赌气、继续耗下去。一开始以为能够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她们,但事与愿违。所以果断搬走,及时止损了。
也许,以后遇到这类事情,我不会再试图感化他们,而是自己止损,走得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