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8

打破舆情研判“形式主义” 枷锁 筑牢企业发展舆论防线

在网络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鸿星尔克“诈捐”、汇源果汁 “走向末路”、零跑汽车创始人 “去世” 等涉企谣言如影随形,让民营企业在舆论浪潮中如履薄冰。中央网信办启动 “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专项行动,正是对这一乱象的有力回应。然而,要真正守护企业正当权益,营造清朗网络营商环境,还需谨防舆情研判陷入 “形式化” 泥潭。

舆情研判“形式化” 表现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仅停留在表面数据抓取,缺乏深入分析。一些部门或企业面对涉企舆情,只是机械地统计信息传播量、转发数,却不深挖谣言背后的传播逻辑、受众心理和利益链条。就像某些涉企谣言,通过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眼球,再借助算法推荐迅速扩散,若仅关注表面数据,而不分析谣言制造者的动机、传播渠道的特性,就无法从根源上阻断谣言传播。此外,“形式化” 的舆情研判还体现在应对策略的模板化,不管舆情性质、影响范围如何,都采用千篇一律的回应方式,难以有效平息舆论风波,甚至可能激化矛盾。

这种“形式化” 的舆情研判危害极大。对于企业而言,一旦陷入谣言危机,若不能及时、精准地研判舆情,制定有效应对策略,多年积累的信誉可能毁于一旦,生产经营也会遭受重创。比如某新兴科技企业,因一则毫无根据的 “产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谣言,股价暴跌,订单流失,即便最终辟谣成功,也元气大伤。对整个营商环境来说,舆情研判 “形式化” 会让企业在面对网络 “黑嘴” 时缺乏安全感,影响企业创新和发展的积极性,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追根溯源,舆情研判“形式化” 源于多方面因素。部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舆情研判对企业发展和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一项应付了事的任务。同时,专业人才的缺乏和技术手段的落后,也使得舆情研判难以深入开展。此外,相关考核监督机制不完善,没有将舆情研判的实际效果与责任挂钩,导致 “形式化” 现象屡禁不止。

要打破舆情研判“形式主义” 枷锁,首先需强化责任意识,让相关人员深刻认识到精准舆情研判对企业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主动积极开展工作。其次,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投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舆情监测和分析的精准度与效率,能够快速识别谣言、追踪传播路径、分析潜在影响。再者,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将舆情研判的实际成效纳入考核,对敷衍塞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营造清朗网络营商环境,守护企业正当权益,离不开精准有效的舆情研判。唯有打破“形式主义” 枷锁,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能力和完善的机制,筑牢企业发展的舆论防线,才能让企业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安心经营、蓬勃发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舆情犹如无形的浪潮,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近期,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
    旧书与猫阅读 29评论 0 0
  • 最近发生的事情让我相信什么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更多的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听说“*...
    和北极熊一起读书阅读 36评论 0 0
  • 今天有朋友问了一个问题,对于程序员来说,AI 之下,研究技术底层原理,研究基础知识,还有意义么? 其实可以先发问题...
    kafkaliu阅读 33评论 0 0
  • 散户也可量化,门槛20万 看着熟悉的标题,很庆幸网络还能偶遇一位海龟大咖,特别喜欢写这类基于政策的市场分析小作文,...
    无梦663377阅读 24评论 0 0
  • 一文读懂!数控机床硬轨与线轨的差异及应用 在数控机床的众多关键部件中,导轨系统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硬轨和线轨作...
    鑫腾辉数控_付阅读 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