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狮子的力量”空袭,多位伊朗核科学家身亡

当地时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狮子的力量”行动,宣布“先发制人打击”,以色列空军正在对伊朗境内数十个与核计划和其他军事设施相关的目标发动空袭。以军称,伊朗拥有足够的浓缩铀,可以在几天内制造出多枚炸弹,因此需要采取行动应对这一“迫在眉睫的威胁”。

此次空袭是近年来以伊两国对抗中最严重的一次军事冲突,标志着中东地缘格局进入危险的新阶段,可能引发地区局势的进一步紧张和动荡。

以色列和伊朗均宣布关闭领空。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宣布国内进入特殊状态。此前特朗普称中东很危险,美使馆人员和军属已紧急撤离。

以色列动用数十架F - 35I战机及远程导弹,还可能动用了Gulfstream G550电子战机干扰伊朗防空雷达信号,无人机与巡航导弹也参与行动以分散防空火力。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行动旨在摧毁伊朗核基础设施、弹道导弹工厂及军事能力。以色列空军袭击了伊朗境内数十个目标,包括德黑兰东北部军事基地、伊斯法罕核相关设施及弹道导弹工厂。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位于德黑兰的总部遭到以色列的袭击。伊朗首都德黑兰听到连续爆炸声。伊朗西部的洛雷斯坦省、克尔曼沙阿省等几个省份也传出爆炸声。

伊朗武装部队副司令吴拉姆-阿里·拉希德当天在以军的空袭中身亡。有“未经证实的报道”称,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侯赛因·萨拉米“遇袭身亡”。以色列12频道电视台报道称,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在以军的袭击中丧生”,不过伊朗国家通讯社报道,总参谋长巴盖里还活着。

伊朗核科学家穆罕默德·马赫迪·塔赫兰奇、法里顿·阿巴斯遭以色列袭击身亡。


特朗普称中东“很危险”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11日表示,中东“可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并强调美国绝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他还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对与伊朗达成核协议的信心正在减弱。

当地时间6月11日,美国国务院和军方表示,由于中东地区可能发生动荡,美国政府正在将非必要人员从该地区撤离。美国国务院于6月11日下令从伊拉克巴格达大使馆撤离非必要人员。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也签署命令,允许中东地区的军人家属自愿离开驻地,包括巴林和科威特等地的“非关键人员”都有权选择离开。

伊拉克目前驻有约2500名美军,主要负责协助打击“伊斯兰国”残余势力。自2023年10月加沙冲突爆发以来,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武装多次袭击美军基地。

袭击发生前,特朗普6月12日在白宫答记者提问时说,以色列可能会袭击伊朗,中东存在发生大规模冲突的风险。特朗普说,他不想说袭击迫在眉睫,但“看起来这很可能会发生”。他还说:“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

伊朗与美国将于6月15日在阿曼举行新一轮间接谈判。伊朗国防部长纳西尔扎德6月11日警告称,如果谈判失败,伊朗将袭击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所有美军基地都在我们的打击范围内”。

据胡塞武装内部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若伊朗遭到攻击,胡塞武装将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并可能对美国和以色列目标发动报复性打击。该人士表示,因为以色列对加沙的“侵略和封锁”以及对也门的空袭,胡塞武装实质上与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

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作为“抵抗轴心”的一员,频频对以色列发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2024年11月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后,胡塞武装成为“抵抗轴心”中最活跃的力量。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控制着也门约三分之一的领土和80%的人口,美国和沙特坚称其武器来自伊朗。

美国务卿:美方未参与打击伊朗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发表声明表示,以色列当晚对伊朗采取了单方面行动,美国没有参与对伊朗的打击,美国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在该地区的美军安全。

鲁比奥称,以色列告知美国,他们认为此次行动是出于自卫的需要。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政府已经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保护美国军队,并与地区伙伴保持密切联系。鲁比奥明确表示,伊朗不应将美国利益或人员作为目标。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听取遭袭后局势简报

伊朗安全部门消息人士报道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安然无恙,已听取遭以色列袭击后的局势简报。

伊朗通过支持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建立军事存在,构建对以色列的“环形包围”,2024年还曾向以色列发射200枚导弹,这让以色列急于通过军事手段改变地区力量平衡,巩固自身在中东的地位。

胡塞武装近期宣布恢复对红海以色列船只攻击,并警告若伊朗遭袭将全面参战。

核问题争端:伊朗核计划是双方冲突的关键因素。伊朗将浓缩铀丰度提升至60%,接近武器级水平,且在纳坦兹等地下设施部署新一代离心机。国际原子能机构6月12日认定伊朗近20年来首次违反核不扩散义务,这为以色列行动提供了一定“法理依据”。

中东火药桶会否被点燃

伊朗拥有规模可观的导弹部队、无人机部队,空军也具备一定实力,且长期支持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遭受空袭后,伊朗可能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多维度进行报复,如对以色列军事基地、重要指挥中心等关键目标发动饱和式导弹攻击,利用无人机集群突破以色列防空体系,还可能通过代理人在多个方向对以色列发动袭击。

以色列和伊朗长期敌对,此次空袭使冲突从“代理人战争”和隐蔽行动阶段,迈入国家间直接军事对抗新阶段。两国缺乏直接对话渠道,只能通过“报复循环”试探对方底线,误判风险极大。


布伦特原油上涨

红海航线是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冲突可能使该航线受阻,增加运输时间和成本,还可能导致部分船只改变航线,影响全球能源运输格局。

全球约20%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海峡受阻会引发市场恐慌,导致LNG价格剧烈波动。

伊朗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气生产国,虽当前天然气出口受制裁影响有限,但冲突升级可能波及天然气生产和运输设施。同时,东地中海的以色列天然气田若受冲突影响,埃及的LNG需求会上升,进一步扰乱全球天然气供应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