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一条十分“暴虐”的河流,从她的形状就可以看出来,河水从青藏高原向东奔腾而去,然后突然向北拐个弯,经过黄土高原后向东,又经过蒙古高原再向南冲向关中平原,最后向东经河南、山东入海,形成一个大“几”字。黄河经过黄土高原时带走大量的泥沙,把河道推高,黄河几乎年年泛滥成灾。
早期的农耕部落都是从黄河两岸发展起来的,他们经过与水患的长期斗争,学会了组织、分工与合作。各部落之间因水源问题既有矛盾冲突也有相互合作。有时候水灾波及范围十分广,靠一个部落不能完成救灾工作,他们联合起来,推举德高望重的部落首领为盟主领导大家治理水患。
但一个有名无实的盟主并不能让所有的部落言听计从,盟主需要更大的权力,大禹治水时召开部落会议,把迟到的防风部落首杀头以树立威望,并强调纪律,初级的国家形态就此形成。
这时候的国家制度是部落联盟制,盟主即国王,国王有自己的部族和领地,各部落首领对盟主表示臣服,只有发生战争或治理水患的时候才听从国王调遣,平时在自己的领地里说一不二。后来周朝实行分封,国王按照亲疏关系把各部族分封到各地,关系近的封在国都附近,关系远的封在蛮荒之地,被分封的每个部族都是独立的诸侯国。分封制虽然比部落联盟更近一步,但没有本质的区别。夏商周是封建社会,秦朝以后实行郡县制,不再是封建社会。
周朝初期,国王凭借威望压制各个诸侯国,各诸侯国相安无事,到了中后期,国王威望下降,边远的诸侯国不再听国王的调遣,开始吞并周边各国,到了战国时代,几百个诸侯国打得只剩下七个强国。秦国率先完成改革,凭借关中肥沃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又有四关天险可守,凭一己之力战胜了六国联军。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到秦王嬴政时,秦国对六国发动了战争,用了九年时间,秦国统一了中国。
秦王为了让自己的江山传到万世,他实行郡县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长城,开灵渠,征百越。虽然秦朝经两代就灭亡,但中国的国家制度由此确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