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自己总结)

  古代文化常识(自编)

【古代典籍文化常识】

四书、五经、六经、《春秋》、春秋三传、十三经、风骚、乐府双壁 、《易》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                                                 【六经】 《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是六部儒家经典,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六经”也称“六艺” 。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修订。

【春秋三传】注释《春秋》最有名的三部《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十三经】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周易》、《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周礼、《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楚辞】 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成集,收录了屈原、宋玉等人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用这两篇文章分别指代《诗经》和《楚辞》,后用“风骚”泛指文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六义】诗经有”六义“之说,指的是”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大部分是民歌。”雅”是周王朝的正声雅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 。“颂”是宗庙祭祀的音乐。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诗词发展】 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  战国----楚辞----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汉代---乐府诗---歌、行、吟、引  / 东晋---陶渊明---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山水诗/唐代----格律诗---律诗和绝句/ 宋代---词--单调和双调/元代---元曲-- 散曲

【乐府】原是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演变成一种文学体裁名称,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歌词最完备的一部总集,魏晋六朝到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乐府诗。

【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词】是一种有一定格律的韵文,初时称“曲子”、“曲子词”,也叫长短句,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元曲 】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散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散曲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主体,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坟籍】《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初唐四杰】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乐府双壁】北朝民歌《木兰诗》(又称《木兰辞》)和古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的合称。

【《易经》】即《周易》,简称“易”,儒家经典之一,不仅是占卜之书,更是古代重要哲学典籍。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前者相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后者相传为孔子所作。

【汉字形体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六书】汉字六种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制书】颁布皇帝重要命令的文书。

【 铭 】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

二、 【古代史书文化常识】

四书、五经、六经、《春秋》、春秋三传、十三经、风骚、乐府双壁、史书编写体例、通史、断代史、左传、国语、通鉴纪事本末、二十四史、前四史、史记、资治通鉴、

【史书的编写体例】国别体(国别为纲)、纪传体(人物为纲)、编年体(年代为纲)、纪事本末体(以事为纲)。

【通史】最有名的是纪传体的《史记》和编年体的《资治通鉴》。

【断代史】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左丘明所著。

【 战国策】是我国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

【通鉴纪事本末】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是南宋袁枢所著。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 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 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前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晋代陈寿的《三国志》。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计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和《史记》合称为“史学双壁”。

三、 【古代节日习俗文化常识】

春节、元宵节、三元节、社日、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日、除夕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元日、新正等,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1949年)。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夜。

【三元节】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节,也称元宵节 ;七月十五日 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 食寒食,纪念贤人。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在秋分前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上巳节】原定于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又称为修禊日。禊,是一种祭礼,也是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二日禁烟火,吃寒食,据传是为追念介子推。

【清明节】在农历三月上半月,习俗有扫墓、踏青等。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与纪念屈原有关。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少女们在庭院里向织女乞求智巧,因此称“乞巧节”,又称七夕节。

【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农历每月二十九为“上九”,每月初九为“中九”。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重阳】九月初九,“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

【除夕】农历腊月最后一日晚(不一定是农历年30),全家团聚吃“年饭”,“守岁”。

四、 【古代官制文化常识】

爵、丞相、太师、三孤、东宫三少、尚书、学士、上卿、大将军、参知政事、左徒、太尉、上大夫、大夫、士大夫、太史、长史、侍郎、侍中、郎中、参军、令尹、尹、都尉、司马、节度使、经略使、刺史、都督、巡抚、校尉、里正、里胥、教头、提辖、从事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品】 古代把官吏分为若干等级,称为“品”。一般分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宰是主持,相是辅助的意思。)通称,简称"相"。

【御史 】 自秦朝开始为监察性质的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 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

【枢密使】枢密院长官。唐朝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三孤】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

【东宫三少】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后来地位渐低,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三省分工】中书省负责朝廷政策的起草,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朝廷政策的执行。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员外郎是各司副职。

【守】指古代地方官吏,秦代郡的长官称郡守,汉代更名为太守。后时作州、府地方长官的省称。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 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 。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

【右军】古代指军队,周制,天子有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亦泛指右翼 部队。此外“右军”也是官名,即右军将军。东晋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号王右军,后称羲之为"右军"。

【宴射】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聚饮习射称“宴射”。宴,也写作“燕”。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尹】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后又成为古代官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按察使】唐朝初年仿汉刺史制设立,职责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 ,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军政民政的大臣。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军政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唐以后地位渐低。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视事】任职、处理公事。【用事】执政、掌权。【下车】刚到任。【解褐】开始为官。

【表示辞官的词】乞骸骨、告老、请老、乞身、解官、致仕     

【表示官职调动的词】    转、调、徙、补、出                 

【表示官职降免的词】左迁、谪、贬、放、罢、免、废、黜   

【表示官职提升的词】迁、升、擢、拔、加           

【表示官职任命的词】征、辟、授、除、拜、起、封、                                             

【表示兼职官职】兼、领、判、

【表示代理官职】署、摄、权、行 、假    

【受禅】指的是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后来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移疾】指的是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隐退的婉辞。

 【征辟】 是中国汉代提拔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单于】是汉代时匈奴人称其君主为单于。

【阏氏】汉时匈奴王后的称号。

【可汗】是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可敦】是可汗的正妻。

【皇帝】自秦始皇始,天子称皇帝。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

【太皇太后】是皇帝祖母的称呼。

【太上皇】是皇帝之父的称呼。

【皇太后】又称太后,是皇帝的母亲尊号。

【皇太子】又称太子,是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一般为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

【公主】皇帝女儿称公主。

【长公主】皇帝姊妹称长公主。

【大长公主】皇帝姑称大长公主。

【驸马】汉代设置驸马都尉,掌管车马。魏晋以后皇帝女婿加此称号,后用来专称帝婿。 

【嫡子和庶子】正妻和妾所生之子。

【谏】指规劝使其改正。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代统治者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大夫”,唐朝的左、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

【食邑】即封地,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秦汉以后封爵者在其封邑内渐无统治权,主要是以征敛封邑内民户赋税来充作食禄。

【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府库】“府”指收藏财物或文书的地方,“库”则指藏兵甲战车的屋舍。

【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成为官府属吏的通称:掾史、掾吏、掾属、掾佐。

【勤王】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

【 阙 】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 仪同三司】是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而给予与三公同等的待遇。魏晋以后,将军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金代分置仪同三司,为从一品中次散官

【 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靖康之变后,北宋沦亡。高宗即位后,以巡幸为名,先后流亡至扬州、杭州等地,均以“行在”名之。

【 主簿】职官名,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中央机关和地方郡、县官府皆设有此官。

【 簪笏】代指官员或官职,簪,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 首辅】明洪武年间设置内阁,进入内阁的官员称为大学士,首席内阁大学士才可被称为首辅。

【 敕】帝王的诏书、命令。“敕赐”即皇帝命令赐予,“敕书”即皇帝颁给朝臣的诏书。

【 第功】评定功劳的等次。古代在获得战争的胜利后,帝王往往会按功臣的功劳大小给予封赏。如刘邦平定天下后,评定功劳时,萧何为第一。

【 百户】官名,是古代的地方军职,隶属于千户。百户又叫“百夫之长”,唐代杨炯的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中的“百夫长”就是指该官职。

【最殿】古代朝廷对官员有严格的考课制度,考核政绩最差的称“课殿”,考核最好的称“课最”,考核结果对官员的升降任免有重要影响。

五、 教育科举文化常识

庠序、国子监、监生、学官、国子祭酒、司业、博士、助教、教授、学政、宋代四大书院、东林书院、察举制、孝廉、策问与对策、征辟、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江南贡院、常科和制科、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秀才、举人、秋闱、解元、贡士、春闱、会元、进士、进士三甲、一甲三名、传胪、连中三元、生员、贡生、童生、童生试、学政、八股文

【庠序】是指古代的学校,夏时称“校”、商时称“序”、周时称“庠 ”。“庠序”,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国家设立的学校,国学分太学和小学,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以书、数为主;学以礼乐射御为主。

【乡学】泛指地方设立的学校。

【官学和私学】指官府和私人举办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国子监】是古代国家最高学府和教育机构,又称“太学”,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

【监生】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乾隆以后通过捐纳也可以获得监生资格。

【学官】是主管学务的官员和教师的统称。

【祭酒】祭酒是掌管国子监的最高行政长官,司业为副长官。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现为学位名称。与现在“博士”不同。

【助教】是协助博士教授生徒的学官。

【教授】是汉唐以后地方各级学校所设学官。

【学政】是朝廷派往各省主持院试考试并督查各地学官的官员。

【书院】是古代由私人或官府设立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是古代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山长既是最高行政领导,也是首席教学主管和学术带头人。

【宋代四大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郑州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毁于战火)。

【东林书院】建于北宋,明代时曾培养了左光斗等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方式】先秦时的世袭制、两汉时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的科举制。

【察举制】是汉代主要的选拔官吏的形式,是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系统的选官制度。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朝廷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是每年定期举荐人才的科目,有孝廉(孝敬廉洁)、秀才(才能优秀)等科;特科是朝廷不定期下诏选拔特殊人才的科目,科目分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科。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开始实行的制度。设立中正官,掌管对某一地区人才进行品评。中正官将人才按出身、品德等考核分为九品,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区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科举制】是从隋炀帝开始使用的选拔官吏的方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对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相对容易,进士科除考经书外,侧重考诗赋和时务策论,对文学水平和治国治民见解有很高要求。制举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随时设科,名目繁多。最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学宏辞科等。

【明清的科举考试分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另一说为三个阶段,少院试。

【院试】由学政主持。考试通过后称为秀才,东汉因避刘秀名讳,称“茂才”。

【乡试】是省级考试,一般在省城(包括京城)举行,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的就成为举人。乡试每3年一次,一般是在秋天八月举行,因此又被称为秋闱,乡试第一名叫做解元 。

【会试】在京城举行,每3年一次,由礼部主持,举人和国子监监生都可参加,考取的叫贡士,会试一般在春天举行,因此被称作春闱,会试第一名称为 会元 。

【殿试】又叫廷试,在殿廷举行,由皇上亲自或委派大臣对贡士进行策问,以定甲第。

【对策】又叫“策试”,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朝始作为察举制中取士的一种形式。隋朝开设进士科也采取对策之法,殿试中由皇上亲自或委派大臣对贡士进行策问,考生来对答。

【进士】凡能通过殿试的称为进士。

【进士分三甲】一甲赐予“ 进士及第”称号、二甲赐予“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予“同进士出身 “称号。一、二、三甲都称进士。

【一甲有三名】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传胪】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是指: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分别考取解元、会元、状元。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考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 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级。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县试由县令主持,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学政主持。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的府、州、县官办学校成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可自公家领取廪米津贴。还有一部分成绩优异的被挑选进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成为贡生。

【童生】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称为童生。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院试通过成为秀才。

【生员】指经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读书的人,俗称秀才,亦称诸生。生员分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国家发放粮食;其次是增生,有一定名额;额外增取的是附生。

【秀才】汉代以来是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后成为一般儒生的称呼。明清两代专门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

【贡生】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贡士不同于贡生。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武科】科举制度中专为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始于唐代,称武举。

六、 【地理文化常识】

中国、中华、九州、中原、海内、四海、六合、八荒、江河、江左、江表、江南、淮左、山东、关东、关西、关中、西域、朔漠、百越、五岳、京畿、三辅、三秦、山水阴阳、三都

【中国】古代多泛指中原地区,也用来指京城或国都。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历来说法不一,《尚书》中九州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江河】古代多专指长江、黄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淮左】淮水东面。

【山东】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最早时指崤山。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一般将函谷关以西,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地区,四关之内称为关中。

【西河】黄河以西。

【河内】黄河以东。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京城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一说太原)和京都长安。

【阡陌】阡,是指南北走向的小路(田埂);陌,是指东西走向的小路(田埂)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与“县”相当;唐代时“道”先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是州以上行政单位。

【路】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时的“省”;元代行省下设“路”,因此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时的“府”。“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的性质,然后转化为行政区。

【行省】即“行中书省”,元朝开始实施 ,民间简称“行省”或“省”。但与现在的“省”行政地域不同,如“河南省”。

【楼船】古代战船,外观似楼而得名。

【舳舮】古代大型战舰。

【漕船】水路运送粮食的船只。漕运指的是水路方式运送粮食。

【戍漕】水路运送军事物资。

【传车】用来传递信息、法令等的一种轻快马车,又称“传”。

【辇】秦朝以前卿大夫皆可乘车,秦朝以后,只有天子才可乘辇。

【槛车】囚禁犯人或装载野兽的车。

【衔枚】古代秘密行军时让士兵口中衔着枚(形状如筷子),防止说话,以免被敌人发现。

【衣裳】上身衣服称“衣”,如“襦”;下身衣服称“裳”,如“裙”、“裤”。

【青衫】没有功名的学子着装以青衫为主,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也是青黑色。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曹操《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指代有学识的人。

【缙绅】古代臣子朝见君主常执笏以奏事,上朝时往往插在衣带间,称为“缙绅”,后来以“缙绅”做为官员代称。

【笏】古代朝见国君时手中所执狭长板子,用象牙、玉或竹板做成。

【觥筹】觥是古代乘酒或饮酒的器具,筹是喝酒计数的工具。

【樽、壶、觞、觥】都是盛酒的器具。箪是盛饭的容器,多用竹做成。

【圭表】古代测日影的仪器。

【漏壶】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古代容量单位】古代常见容量单位有:升、斗、斛、石。十升为一斗,五斗为一斛,十斗为一石。

【古代重量单位】古代常见重量单位有:铢、两、斤、钧、石。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榻、床】古代坐具,形似床而较矮;几、案是古代桌子。

【五谷】古代说法不一,常见有两种:一种是稻、麻、稷、麦、豆;一种是黍、麻、稷、麦、豆。

【脍炙】脍,指切细的鱼肉,炙,烤肉。

【五音和七音】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七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个音阶。

【阴阳文】用刀在器物或印章上雕刻文字或图案, 表面凸起的文字或者图案称为“阳文”,表面凹陷的称为“阴文”。

【與】马车。

【骖乘】古代一车三人,尊者居左,驾车者在中间,右边保卫的人称“车右”或“骖乘”。

【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信使或来往各地的官员在旅途休息、换马的处所,每三十里设置驿站一处。

【驰传】指古代驿站用四匹中等马拉的车。

【驰道】皇帝专用车道,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其他人没权利走。

【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词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七、 【天文历法文化常识】

农历、二十四节气、四时、干支、纪年法、纪时法、五更

【农历】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俗称阴历。

【阳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

【朔、望、晦】农历每月初一叫“朔”;最后一天叫“晦”;农历每月十五(有时十六或十七)叫望,后一天叫“既望”。

【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表示四季开始的节气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

【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来纪年、月、日、时。

【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3)干支纪年法。中国传统纪年 ,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止。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以23点--1点为“子时”,以此类推。

【五更】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一更在黄昏(7-9点),二更在人定(9-11点),三更在夜半(11--1点) ,四更在鸡鸣(1-3点),五更在平旦(3-5点)。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的最后一字必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

【流火】是指大火星下行,农历七月暑气已经退去,天气不再酷热。

【契】为古代符契,刻字后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兰亭集序》中“若合一契”就是根据“符契”的含义译成“像符契那样相合”。

八、 古代刑罚制度

五刑、桎梏、黜陟、徒流、黥刑、弃市、膑、汤镬、车裂、凌迟、腰斩、菹醢、髡首、枭首、枭首、充军、十恶、刺配、炮烙、连坐、拷鞠、枷、夹棍、站笼、大赦、囹圄、秋后问斩、丹书铁券、录囚

【五刑】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刖、宫、大辟。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

【墨】面颊刺字涂墨,也叫黥刑。

【劓】割鼻。

【刖】砍断脚或脚趾。

【大辟】砍头。

【笞】用小荆条、小竹板打。

【杖】用大荆条、大竹板打。

【徒流】徒为服劳役,流为流放远地

【桎梏】刑具,手戴为梏,脚戴为桎。

【籍没】登记并没收,犯人所有财产归官府,家人为奴。

【黜陟】陟为官员晋升,黜为降职罢免

【黥】墨刑,面额刺字涂墨

【弃市】闹市处死示众

【膑刑】剔去膝盖骨。如战国时”孙膑“。

【汤镬】用锅烧开水烹煮。

【车裂】五马分尸。如”战国时商鞅“。

【凌迟、剐刑】一块块刀割

【腰斩】腰部斩断。如秦朝时丞相李斯。

【菹醢】剁成肉泥。

【髡首】剃去头发。

【枭首】砍下头高悬示众。

【十恶】十恶不赦

【刺配】面部刺字发配远地服役

【充军、发配】让罪犯当兵服役。

【流刑】流放边远之地,并不服劳役。

【徒刑】犯人服劳役。

【炮烙】炭烧铜柱烧死犯人。

【连坐】牵连获罪

【拷鞠】拷打讯问

【枷】颈上刑具

【夹棍】木棍夹脚

【站笼】上枷卡颈,下垫砖

【大赦】遇喜庆变革

【囹圄】监狱

【秋后问斩】秋冬处决犯人

【丹书铁券】免死金牌

【录囚】审核罪状,询问犯人。

【大理寺】古代掌管刑狱案件审理的官署,长官叫大理寺卿。清代时和刑部、督察院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案件。

【敲扑】古代的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过秦论》中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中的“敲扑”就是这个意思。

【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九、 古代礼仪文化常识

社稷、春社与秋社、封、封禅、牺牲、三牲、太牢与少牢、顿首和稽首、衅钟(鼓)、歃血、拱、揖、跪、坐、膜拜、冠礼、笄礼、祖道、斋戒、虚左、嗣位、九宾、朝聘、五种死的叫法、殓、殡、棺椁、庐冢、五服、丁忧、夺情起复、孝悌、伯仲叔季、左右尊位、车座、六礼、

【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后社稷代指国家。

【春社和秋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封】筑土为坛祭天,叫做“封”。如“封狼居胥”。

【封禅】天子到泰山在山上筑土为坛祭天为封,泰山下辟场祭地为禅,这是古代帝王举行的最高大典。

【牺牲】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与少牢】少牢没有牛。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衅钟、衅鼓】古时的一种祭礼,新钟或新鼓制成后,杀牲取血涂在钟或鼓上,祭钟鼓以启用。

【歃血】古时会盟时口含牲血,或以血涂口旁,表示信誓,称为歃血。

【祖道】出行前祭祀路神,并饯行送别。

【斋戒】古时祭祀鬼神时要戒嗜欲。其中忌荤,指的是不吃葱蒜等辛辣臭气的食物,而不是不吃肉。

【顿首、稽首与空首】顿首是头碰地即起(下对上级或平辈间);稽首是头碰地稍微停留(拜天子、拜父母、拜天地等);空首,所谓“空”就是头并没有真正叩到地面上。行礼的方法是拜跪在地面上,先以两手拱至地,然后引头至手。臣拜君用稽首,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用空首,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

【拱】两手胸前相合。

【揖】拱手行礼

【跪】双膝跪地,上体伸直,离开小腿。

【坐】双膝着地,臀部沾脚跟。

【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傲慢无礼的表现。

【膜拜】:两手放额,长时间下跪叩头。

【再拜】拜两次

【冠礼】男子20岁,加冠并取字,弱冠。

【笄礼】一般在女子15岁,许嫁(订婚之后),结婚之前举行。

【虚左】等待贵客

【嗣位】嫡长子继承制

【九宾】外交时的隆重礼仪。

【朝聘】诸侯朝见天子。小聘(每年派大夫),大聘(每隔三年派卿),朝(五年诸侯自己)

【朝觐】臣子朝见天子的礼制。春见曰朝,秋见曰觐。

【六礼】古代婚姻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求亲)、问名(问名字生辰)、纳吉(祖庙占卜)、纳征(送聘礼)、请期(定婚期)、亲迎(迎亲)。

【拜舅姑】新妇婚礼次日早起盛装拜见公婆的仪式。

【归】指古代女子出嫁,归宁指已婚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大归指已婚女子回娘家不再回夫家。

【合卺】结婚时饮交杯酒,后把男女成婚叫做“合卺”。

【结发】古代成婚之日,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叫六合,也指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

【五种死的叫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在曹魏(蜀汉)以前的皇后死叫薨(hong),曹魏后到清代的叫崩。

【殓】小殓(裹衣衾)、殡(入殓后待安葬)  窆指葬时下棺入穴。

【殉葬】古代用活人或器物随葬。

【棺椁】内棺外椁。

【槁葬】草草埋葬。

【践祚】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指即位,登基。                             【阼阶与宾阶】古代宫室前面有两个台阶,东面的称“阼阶”,也称东阶;西面的称“宾阶”,也称“西阶”,阼阶供主人行走,宾阶供宾客行走。

【庐冢】为父母或师长守丧建的房舍。

【五服】古代以亲疏为别的五种丧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也指五辈人: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身五代。

 【服丧三年】实际是服丧25个月。

【期服】指穿一年丧服,大功服穿九个月丧服,小功服穿五个月丧服。

【亲戚】先秦时可指至亲,如父母、妻、嫂及叔伯兄弟、子侄等。后泛指内外亲属。中国古代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亲戚的注解为:亲指族内,戚指族外。

【姻亲】是指因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

【赠】朝廷赐死去官员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

【氏】在夏商周三代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

     【昭穆】古代宗庙始祖庙居中,以下按父子辈分排列为昭穆昭居左,穆居右。

【七庙】天子设七庙供奉祖先,诸侯设五庙,大夫设三庙,士设一庙,庶人不设庙。

【丁外艰】指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按礼须持丧三年,一般为二十五个月。

【丁忧】遇到父母丧事

【夺情】官员服丧期间朝廷因需要征召任职。【起复】古时官员服父母丧守期未满即应召赴任官职。明清时专指服父母丧期满后重新复出做官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悌,指对兄长要敬重。

【兄弟排行】伯(孟)仲叔季,季是最小的。

【古代座次】坐西向东,坐北向南,坐南向北,坐东向西。

【左右尊位】战国秦汉代以右为尊,隋唐两宋以左为右,元代以右为尊。

【虚左】古代以左为尊,空着左边以待宾客。

【避讳】古代遇到君主、尊长名字相同的文字要用某种方法避讳。

【车座】一车三人,御者居中,骖乘居右,尊者居左。如果是君主或主帅则居中。                      【爵位】 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趋】古代的一种礼仪:如果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称为“趋”,以表示敬意。如:“他日趋庭”中“趋”。

【阙】古代宫廷或祠庙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借指朝廷。

 【五常】儒家“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是一个社会人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妇德、妇容、妇言、妇功。

【郊祭】也称郊祀,指的是于郊外祭祀天地,是古代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                                                                   

【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指三大传统宗教——儒教、道教、佛教(释教)。

【先秦七子】 指的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七个思想家,他们分别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 。

【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古代也称以占卦为业的人。

【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跬步】跬: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

【临幸】指古代帝王亲自到达某处;也特指皇帝与嫔妃同宿。

【寝庙】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

【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特指声讨的文告。

【请缨】语出《汉书》,终军请求汉武帝赐长绳以缚南越王,后指投军报国。

【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鲤对】孔鲤是孔子的儿子,“鲤对”指接受父亲的教诲。

【谒庙】指的是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称“謁庙”。

十、【姓名称谓的文化常识】

名字号区别、庙号、年号、谥号、自谦词、家大舍小令外人、帝王自谦词、官吏自谦词、称帝王的敬辞、殿下、麾下、阁下、丈人、先X、对别人的敬称、圣XX、常见敬辞、

【名字号区别】名一般是孩子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取,一般自称或长辈称名,如果称呼别人“名”不是亲密就是侮辱;成年(男20岁行冠礼、女15岁行笄礼时)取字, 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号,一般是自己取。 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 ;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 庙号】在太庙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年号】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也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 谥号】是古代王侯大臣等死后给予褒贬评价的称号 。谥号有“美谥”、“平谥”、“恶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都是恶谥。

【古代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的词:“愚”(不聪明)、 “鄙” (学识浅薄) 、“敝” (不好) 、“卑”(身份低微)、“窃”(私下)、 “仆”(仆人)、“敢”(冒昧地)、“拙”(笨) 、 小、不才、不肖、不敏、

【家大舍小令外人】家父(家严、家尊、家君)、家慈、家兄、舍弟、舍侄、令尊、令堂、令兄、令妹、令郎、令爱

【拙荆】荆钗布裙,谦称自己妻子。

【贱息、弱息】谦称自己儿女。

【犬子】谦称自己儿子。

【息女、小女】谦称自己女儿。

【帝王自谦词】 朕( 从秦始皇开始专用皇帝自称)、孤(小国之君)、寡人(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官吏自谦词】下官、末官、小吏等。

【对帝王敬称】陛下、万岁、圣上、圣驾(车驾)、天子等。

【殿下】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麾下】 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阁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对方尊称】足下、执事、子、吾子、公、卿都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高堂】对父母的称呼。

【丈人】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                               【首相】宰相中居首位者,与现在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不同。

【先】称谓前面加“先”表敬称,表示已死,“先帝”、“先考”、“先妣”、“先贤”。

【对别人的敬称】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 执事等。

【中宫】皇后所居之宫,后借指皇后。

【东宫】太子所居之宫,后借指太子。

【嫡子】正妻所生之子。

【庶子】妾所生之子。

【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兄,比自己年长的伯叔之子。

【吏】在古代与官有着明确区分和界限,官由朝廷任命,领取朝廷俸禄而为朝廷服务;吏则足官员任命的,从官员处领取俸禄为朝廷命官服务。

【圣】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圣人”,后 “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妃嫔媵嫱】“妃”,皇帝的妾;“嫔”、“嫱”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是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

【常见敬辞】拜(拜访)、 奉(奉还)、惠(惠赠)、恭(恭候)、 垂(垂询)、贵(贵庚)高(高就)、大(大驾) 、敬(敬贺)、屈(屈尊)、光(光顾)、雅(雅正)、玉(玉照)、芳(芳龄)、

【百姓称谓】布衣、黔首、黎民、黎庶、黎元、生民、庶民、苍生、氓等。

【不同朋友关系的称谓】贫贱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年龄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 );周晬( 周岁);孩提(2-3岁 );龆龀( 七八岁 );垂髫 三四岁至八九岁 );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弱冠 ( 男子二十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命、半百(五十岁 ;花甲、下寿、耳顺之年(六十岁);古稀、中寿(七十岁);耄耋 、上寿(八九十岁);米寿:八十八岁。期颐(一百岁);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三苏和三曹】指的是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并称“唐宋八大家”。

【四夷】是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指儿童时代。

【 豪右 】指豪族大户。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右边,故称“豪右”。

【 汉字演变 】从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演变的顺序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 行伍 】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 鳏寡孤独 】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人。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 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 股肱之臣 】股指的是大腿;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