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惠万物,
百花俏枝头。
“教研”之花,
迎着清风,静静绽放。
五月,天空澄澈透明,携一缕浅夏的芬芳,凝一份教育帮扶的真情。2021年5月12日,章贡区小学数学徐莉娜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来到了水西石甫小学。石甫小学郭校长对工作室老师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此次送教下乡,由工作室成员樊矫、陈敏、曾琪三位老师带来了三堂精彩纷呈的优质课堂。三位老师的课堂,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令听课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课堂之花
第一节课是由厚德路小学樊娇老师带来的《混合运算-整理和复习》,樊老师的复习课有趣有味,颇具特色,整堂课以助力小猪佩奇通关为主线,立足于学生观察、猜测、交流、推理,很好地把握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樊老师首先以问题引领学生回顾并整理混合运算的方法,混合运算在有括号和没有括号的情况下该如何计算与及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系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之后,在巧妙的练习设计中,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四则运算的方法,高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樊老师对《混合运算》单元的准确把握,赋予我们教学成长的思考,为以后的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有更深层次的融汇贯通。
第二节课是由厚德外国语学校陈敏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初步认识》,陈老师找到生活情境中的小数,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紧接着通过视频介绍,很快就掌握了小数的组成和读写法。再出示练习加以巩固,稳扎稳打。
然后陈老师以我们生活中常碰到的问题,测量身高若只能用米做单位,应该如何表示,抛出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利用图形引出1米平均分成10份和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既可以用分数,也可以用小数表示,让孩子们理解到小数就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这里陈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初步认识了小数,接着陈老师利用了孩子们熟悉的人民币1元和1角的关系,让孩子们自己探索这其中的关系,加深了他们对分数的认识,有收有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陈老师语言简练,语意明确,利用图形的支撑,让孩子们初步体会小数和整数一样,都是十进制的计数关系,为以后学习小数的意义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第三节课由厚德路小学曾琪老师带来一堂扎实有效数学课堂四年级的《小数加减法》。曾老师通过创设在图书馆购买书籍的生活情境,通过选择购买不同的书籍,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概括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整个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互动模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关注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
在突破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曾老师将多种书写格式对比演示,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互动研讨
三节课后是互动交流环节,授课教师与听课老师们进行了深一步的研讨交流,参会教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教与学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肯定了优点,并提出了教学疑惑,互促共进。
总结提升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徐老师进行总结,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此次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双方教师都收获满满。
今日的研讨和交流,
是为了他日的进步和成功;
深耕课堂,扎根课堂;
教师专业化研习之路;
我们从未停止,亦将愈走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