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审视一下我们自己,运用自己的心智,我们会知道每个人可以把自己划分为两部分:自己知道的与自己并不知道的。我们有的时候并不知道我们自己。比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突然有一天你很关心的某个人对你说“你怎么这么自私呢!”这样的时候,你很受伤——即便人天性自私,你对他可一直是大公无私的,因为你自己知道你确实是非常关心他的。然而他现在的评价,很可能说明你身上有你自己并不知道的部分。而前面的这个例子也可能说明另外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把自己划分为两个部分:别人知道的和别人并不知道的。可以用如下这张表来审视自己。
也许对每个人来说,自己身上最为隐秘的部分就是上面表格中画了阴影的区域:自己不知道的、别人也不知道的自己。现在,弄清楚“你自己不了解的、别人也不了解的你自己”究竟是什么,暂时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现在竟然仅凭你的心智就知道了你原本并不知道的“你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你的存在!
了解到自己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之后,只需要牢牢记住一个事实就可以从起点不断进步了。这个事实是:这世界上有些事情或道理,大抵可以分为以下4种情况:
1.实际上是正确的,我们也以为是正确的;
2.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却以为是正确的;
3.实际上是正确的,我们却以为是错误的;
4.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也以为是错误的。
可以表述为下表。
那么,在第一种情况与第四种情况下,我们是安全的;然而,在第二种或者第三种情况下,我们将必然面临错误,并很可能因为自己的认知错误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但无论如何,只要牢牢记住“我们的认知不仅可能也确实往往背离现实”这个事实本身,就已经足以保证我们不断进步了——我们因了解这个事实而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自省机制。
——————————————————
I
内容概述:
这部分作者介绍了了解心智的两种模型。
首先上文中直接点明了人心智的强大,「人可以用大脑控制大脑」,接着抛出第一个模型—自我认知模型:心目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了解到自己的大脑可以控制自己大脑后,作者紧接着抛出第二个模型:自省模型。完善这两个模型,对自己的心智就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关键词解释:
【智商】和【智力】:智商是做智商检验题得出的成绩,智力是控制自己心智的能力
金句
“我们甚至可以思考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
A1
重点来谈谈这两个模型。
第一个「自我认知」模型。我在职业测评和一些职场相关的文章中看到过这个模型,但没有结合自己,认真的分析。
写过自我介绍,「自己知道的」很清楚,而「自己不知道的」范围太广,不如说「自己最想知道却不知道的」。对「别人知道的,别人不知道的」知道的更少。和身边的人聊天,也从没主动的问过,「在你眼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记得在宿舍吃毕业散伙饭时,借着酒劲跟同学说:“四年其实我都不知道我在你们眼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虽然我察觉到一些,但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第二个模型:自省模型。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自己过往相信的就是对的吗?我相信填完这个模型,自己的世界观将会被重塑。
——————————————————
A2
现在来完成第一个模型,第二个模型需要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剖析,仓促间暂不考虑。
01_自己知道的别人也知道:
性格:开朗客观,做事踏实,待人平和。
技能:化学专业的实验操作能力,熟练操作PS、AI,PPT软件,对设计拥有一定的审美。学习能力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较强。
02_自己并不知道的别人知道:
在PPT上是大牛级别的人,自己很清楚自己水平还没到那个高度。
03_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
需要人陪伴,焦虑。,努力却有些惰性
04_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