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是人生的第十四篇影评,比以往要来的晚一些。这段时间的主题是培训和选车,有些疲惫,但很充实,有些纠结,但好在有了结果。
另外,以后会在影评的开头加上个人推荐指数(最高五星)和豆瓣评(最高10分)。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8.6分
观影背景
这部电影既不在计划中,也没有别人推荐,更没听说过,而是随意现找的!晚上21:35分,本应该是读书学习的时间,可今晚,什么都不想干。那不如试试电影?相信好电影会一如既往的带给我放松和心流体验。于是,打开爱奇艺,搜索,18年高分电影,《奇迹男孩》,9.0,let's get it!
没看前的想法
1、我相信群众的眼光。
2、小孩带着宇航头盔,难道是科幻或者喜剧片?请原谅我想起了《放屁男孩》,又或者,有什么难言之隐?
3、奇迹这个词,带着积极乐观属性,想必是一部励志正能量的电影,讨喜;
4、奇迹男孩,应该有故事,有磨难,更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坚持,才称之为奇迹,我好像猜到了故事的过程和结局,但愿不是一部正常且正确的电影,会无聊吗?
影片描述
奥吉(雅各布·特瑞布雷 Jacob Tremblay 饰)是一个10岁的男孩,除了头戴一个巨大的太空头盔外,他和其他的同年龄孩子别无二致。头盔下隐藏了奥吉因为各种手术而伤痕累累的脸庞,它不仅完美的隐藏起了奥吉脆弱自卑的内心,也成功的防止了奥吉的模样吓到别的孩子。
奥吉没有上过学,他的所有文化知识都是母亲伊莎贝尔(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 饰)在家教授给他的。然而,伊莎贝尔渐渐感觉到,家庭课堂无法满足奥吉的成长需要,除了学习知识,奥吉还必须学会的,是如何同除了家人以外的人交流。在忧虑重重之中,伊莎贝尔将奥吉送入了一间公立学校里,在那里,奥吉面临的是他人生中必须要战胜的挑战。
N点感想
一、拍摄角度
1、画面延伸与呼应
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男主,我们称他为小男孩吧,穿着宇航服漂浮在空间中的画面,有几层意义:
①小男孩打小喜欢自然科学,对浩瀚宇宙以及《星球大战》极其酷爱,画面的出现迅速标注了人物性格特点,让观众迅速建立起对主角的认知;
②宇宙和星辰的召唤,是很多小孩思考人生,建立价值观的开始,小男孩虽然历经磨难,但依然展现出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难得可贵,加分!
③太空的巨大背景和宇航员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让我想起了《星际穿越》,那种在巨大宇宙背景下的时空让人感到孤寂而敬畏。开始的漂浮画面是一种自我陶醉式的孤独,也许只有宇宙才懂小男孩,也许小男孩只有穿着厚厚的宇航服把自己包裹住才能有安全感。结束的漂浮画面虽然一模一样,但作为观众的我感觉完全不同,那是一种犹如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后胜利者的模样,是一种犹如勇气号向宇宙深处进发的勇气和拥有无畏好奇心的样子,此时的小男孩,闪着人性的光芒。
④相同的画面是因为小男孩始终未变,不同的感觉是因为变得只是我们。首尾呼应,整体感油然而生,这种修辞手法,你懂得。
2、同主线,多视角
电影当中运用了一种拍摄技巧,同一个故事线从多个角色的主观角度出发进行叙述,新颖而有创意。你会有种感觉:哦!原来是这样的,我误会你了!观众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情,看的会更清晰,也更接近真相。
其实这个世界不存在所谓的真正客观,人们一旦看见和思考,必然是主观的,所以,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而且各不一样,换句话说,世界就是每个人所认为的世界。这就导致了我们永远无法看到所有的真相,就会有很多的误解,就会有很多的狭隘。
怎么办?第一,你要承认每个人的突然改变或者不合你意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第二,站在不同角度换位思考,其实就是将自己客体化,把自己剥离开来,用旁观者的视角看待问题和看待自己;第三,站在时间的尺度思考,比如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1年之前你会怎么处理?1年之后怎么处理?这些方法都是帮助我们跳脱当下那个小我的思维局限,从而更加理性的去面对这个世界。
二、家庭的甜点
家庭的关系和生活需要一些甜点,这些甜点能增强每个家庭成员的幸福感,拉近彼此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什么算甜点?电影当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晚餐桌上,每位家庭成员说一下白天是如何度过的,有没有好玩有趣的事情。这个有点像比较流行的good&news,别小看这样一个分享环节,它能让家庭成员彼此更多的关注对方,能够营造一个沟通信息的场域,能够营造好的家庭氛围,但是很多家庭是做不到的,只顾着吃饭,甚至不说话!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透露,他十分看重和家人的晚餐时间,每周无论多忙都会拿出一定时间和家人吃饭,聊聊天,沟通沟通情感。类似这样的家庭甜点还有很多方式,比如:
1、晚饭过程中,每个人分享24小时发生的好事和新鲜事;
2、在家中挂一个世界地图,把你们去过的地方做上标记,贴上照片;
3、家中装个投影,定期进行家庭集体观影,并分享感受;
4、年终和家人一起策划下一年的梦想清单,画出来贴墙上;
5、定期举办家庭party,可以是自己家庭成员也可以叫其他朋友几家来家里,聊天,表演节目;
。。。。。。
生活需要仪式感,家庭也需要,成员之间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沟通和期待中,心变得越来越近。
突然想起来了小时候,在家和爸妈一起玩游戏,捉迷藏,还叫着表弟表姐来家里表演节目,满满都是回忆啊。
甜点虽然不是必备的主食,但拥有甜点的家庭,一定都有着甜甜的回忆。
三、更需要善良
小男孩无疑是幸运的,他生在一个满满都是爱的中产阶级家庭中,去了一个包容善良的学校,他有严格坚强的母亲,哥们一般且幽默的父亲,善解人意的姐姐,智慧慈爱的校长,正直勇敢的同学。。。除了一些最后也路转粉的不怀好意的人们外,大家都给了小男孩莫大的支持,不可否认在整个过程中小男孩的坚持不懈,但比起他个人的闪闪发外,我们,更需要善良!
真实的世界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有多少类似小男孩一样的孩子,他们出生在普通人家或者穷人家里,甚至没有家!他们有对不负责任的父母,去了一个满是霸凌的学校,他们更有可能活在的是无限的黑暗中。
事情的真相是,小男孩的奇迹根本无法复制。世上也许有着千万万的坚强男主角,但很难有一个处处充满善意的外在条件。那,我们可以期待或者能做点什么?千万不要希望每个折翼的天使都能自强不息,我们并不缺少这样的主人公,但我们可以期待这个世界更善良。就像电影中的那句话:当你必须在正确与善良之间做选择时,请选择善良。正确也许是理性的,但它可能没有温度,但善良有。
【自强折翼天使+恶劣外在条件】成功率<【一般折翼天使+善良外在条件】成功率。
四、帮助他人融入新环境
我们来梳理下电影中的善良的人们,是怎么帮助小男孩融入大家的,这对我们也很重要,因为我们经常需要融入新的环境或者接受新的人和事物,那如何才能最快速的让彼此融洽,相处的舒服呢?
1、主场优势
电影中的小男孩在正式上学前,校长让个别同学先与小男孩进行了见面,并让他们带小男孩参观了学校,虽然过程并不顺利,但终究让小男孩有了“有熟人”的感觉,这个熟人是他见过的校长和几个同学, 是校园的环境,当他正式来到学校的时候,就会有种主场优势的感觉,此时的小男孩,自我掌控感和安全感会大幅度提升。
这种提前适应就相当于一次正式开始前的模拟演练,不会有那么的人事物让你紧张,哪怕是做错了也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反而会增强你的自信心。这种主场优势可以体现在足球,篮球各个体育赛事中,也能够帮助我们在职场中抢占先机,打个比方。如果你要和对方进行谈判,无论场地在哪,请先去!先到达场地会让你比对方有主场优势,如果是在自己熟悉的场所更好,会大大提升谈判和对话的成功率。
2、建立反馈机制
不怕情绪有波动,就怕有了情绪没有释放的渠道。电影中大概有3次小男孩在受挫的时候,母亲都会找到他进行沟通,而且是很正式的那种,小男孩在沟通中释放了自己的情绪,说出了他的痛苦,很好的帮他坚定了融入学校的信心。
母亲在这过程中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反馈机制,只要小男孩有异常,就和他进行沟通对话。这样的机制最难得可贵的不是每次沟通的成效如何,而是长期形成的习惯,让小男孩在遇到哪怕更大困难的时候,依然能够习惯性的说出来,而不是独自痛苦,甚至抑郁。可以这样说,反馈让迷茫的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就像蝙蝠用回声定位一样,一旦人们得到了反馈,混乱的内心就会平复下来。
所以当他人在融入新环境的时候,帮他建立起反馈机制,当遇到困难和做错事情的时候,能有一个渠道进行反馈,抒发自己的情绪,找到前行的方向,对迅速融入会有很大帮助。
3、无知之幕
人们在融入新环境的时候,最怕自己被特殊化,被不平等对待。塑造一个平等的氛围变得至关重要,但,难就难在我们很难做到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很多人或多或少带着有色眼镜看着周围的世界。那怎么才能做到平等待人?哲学家罗尔斯提出一个概念,会对我们有点帮助——无知之幕。
无知之幕的意思是,在人们商量一件事时,最理想公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个幕布下,约定好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走出这个幕布后将在社会里处于什么样的角色,然后大家讨论针对某一个角色大家应该如何对待他,无论是市长还是清洁工。这样的好处是大家不会因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给出不公正的意见,即可以避免“屁股决定脑袋”的情况。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来的位置,因此这一过程下的决策一般能保证将来最弱势的角色能得到最好的保护。
在我们一生的长河中,谁也不知道周边的人是否会推进你人生的边界,有可能你遇到的一位清洁工大爷就是你的救命恩人,也许你当初死也看不上的小学同学最后帮助了你,所以,面对任何人,请在眼睛背后降下来一道无知之幕,平等对待他人,尤其是陌生人。
4、强者先低头
可能你也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别人尊重你不是因为你优秀,而是因为别人优秀。真正的的强者在面对弱者的时候,总是先低头。影片中校长第一次见到小男孩和她母亲的时候,既没有表现出惊讶,也没有任何架子,当他主动和小男孩握手打招呼后发现小男孩很羞涩,开始主动拿自己开涮,说起了孩子们给他起的外号,比如屁屁,屎臀先生!这一举动逗得小男孩笑出了声,瞬间缓解了紧张的氛围。在随后的整个电影中,校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让你感受到什么叫做修养和智慧。
所以,当新人来到你身边的时候,作为老人的你,作为强者的你,不如先打个招呼,先问声好,先迈出你们的第一步。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越是优秀,表现的越谦卑,他知道自己知道的还太少,他知道这世上还有很多很多更厉害的人。强者面对弱者会昂头挺胸,真正的强者会先低下头。愿你我有一天,都能有低头的勇气和资格。
四、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五年级竟然给孩子们讲牛顿第二定律?未免难了点吧?他们能听懂吗?这是当时看到这的第一反应,按道理来说,中国的孩子在初中才会接触这些物理定律,化学实验,为什么美国的小孩这么早就接触这些知识呢?有用吗?
我的答案,很有用。这要从教育的目的说起,我们究竟是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们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还是教他们方法,从而让他们自己探索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现在的教育大多选择了前者,理智成熟的成年人把一本本编排精美的教材送到孩子们的身边,告诉他们,看,这个世界就是这个亚子的。这并没有错,但是不够酷,也不是最好的方式。
早上的时候刚好听到邵恒头条说到了相关的话题,关于通识教育。所谓通识教育,指的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学习的范围不限于某个学科,某个专业,而是从人类共识大厦的底层出发,去建立起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帮我们洞察到底层规律,重要的是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知识。
孩子从小到大的教育应该是主动探索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是对这个美好世界的好奇心而不是为了考试的填鸭式教学。美国教育有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讲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不在于你要知道它的原理,而在于告诉孩子们世界可以用这种方式去认知。
对于即将上大学的孩子们也是如此,邵恒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不知道学什么专业好,那就学习底层的学科,比如数学,比如中文,比如物理学,这些底层的学科让你拥有的底层思维能帮助你在未来的各个领域窥探到最核心的价值点。
六、其它
1、【领导力】:领导力是什么?不是拥有很强的技能、身体,或者气势,而是影响力,而影响力的核心就是品格,领导力的强弱是看你能帮助和影响多少人,它发生在了一个年仅11岁有着天生残疾的小男孩身上,从这点看,要问哪家领导力强?看蓝孩。
2、【万圣节与画画】:万圣节与画画都给了人们新世界的窗口,人们通过此展现着自己的创造力,并将抽象的思维具象化的表达出来。现实也许很残酷,但当你戴上面具的那一刻,提起笔的那一刻,你的世界,你做主。
3、【懂事,全世界不懂你】:有的人特别懂事,什么事情都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那么,你在哪里?我们要善待世界,也要善待自己,当自己都找不到自己的时候,你也许很懂事,但全世界都不懂你,请在你最亲近的人面前,摘下面具,活出真正的自己。
4、【作弊抄袭盟友系】:有一种特殊的友谊是从作弊抄袭开始的。回想我们的学生时代,因为抄袭和被抄袭,因为一起作弊这种关系让多少不熟的人最后成为了好朋友?当然我不提倡,但回想起来却很有意思,它几乎流淌在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里,如果给朋友们分个系别,那,这样的朋友姑且称之为作弊抄袭盟友系吧。
5、【电影金句】:
①有的人生下来,注定与众不同。
②当你必须在正确与善良之间做选择时,请选择善良。
③奥吉改变不了他的容貌,但我们能改变我们看他的眼光。
④如果你能看透每一个人的心,就会知道没有人是普通的,每个人都值得大家站起来为他鼓掌一次。
⑤善良一点,因为每个人都在与人生苦战。如果真正想了解他们,只需要用心去看。
⑥世界并不完美,但有你会更美。
⑦每个人的脸上都有印记,你第一次手术我长了这条皱纹,你最后一次手术时,我长了这些皱纹。心灵是这张地图,给我们指引前方的道路,而外貌这张地图,则记录我们走过的路途,这张地图从来都不,从来都不丑陋。
⑧如果不喜欢身边的环境,就想象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
⑨伟大,并非在于拥有强大的力量,而在于正确运用力量,所有伟大的人,不论男女,都因拥有个人魅力,而机具感染力,感染着无数的人。
10、你的行为,是你的纪念碑。
写在最后
最后的金句,每一个都可以再写成一篇文章,但我怕我停不下来。
另外每次写影评的时候已经不单单是写电影感受本身,而是把近段时间的思考和所见所闻做一个整合,用输出的方式倒逼了下输入,与电影建立了链接,这样挺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停不下来,从开始写这篇影评断断续续第三天了,就像现在这样,停!
当你必须在正确与善良之间做选择时,请选择善良。全影最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同样会选择善良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