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个妈妈在厨房和孩子对话的场景:
场景一:
孩子:你知道么?
妈妈:嗯?
孩子:今天老师骂我了(委屈)。
妈妈:为啥啊?/怎么回事?/出什么事了?
孩子:……
场景二:
孩子:你知道么?
妈妈:嗯?
孩子:今天老师骂我了(委屈)。
妈妈:哦?(停下手中的活儿,坐在孩子身边,摆出准备安静听的姿态)
孩子:我把一个同学的杯子扔了。(担心)
妈妈:那你为什么要仍人家的杯子啊?
孩子:……
场景三:
孩子:你知道么?
妈妈:嗯?
孩子:今天老师骂我了(委屈)。
妈妈:哦?(停下手中的活儿,坐在孩子身边,摆出准备安静听的姿态)
孩子:我把一个同学的杯子扔了。(担心)
妈妈:原来是这样啊。(继续不语,安静,耐心等待……)
孩子:我就是不喜欢别人和我用一样的杯子,凭什么他要和我用一样的杯子?
妈妈:这让你很生气。
孩子:还有你,你总是向着他们说话。
妈妈不说话,继续听着……
孩子:老师告我状,你总是回来说我。
妈妈:嗯。(点头)
孩子:上次,老师说我拿别人东西,你问也没问,回来就说我(哭)。
妈妈把手放在孩子背上,上下搓搓,回应:“嗯”。
孩子: 你根本就不爱我!
妈妈抱了抱孩子。没说话。
孩子一直一直说下去……
以上的场景,是典型的亲子关系之间的交流。
最后一场的“流通性”最好。虽然妈妈没怎么说话,但不等于没有交流。孩子可以讲下去是因为:此时的妈妈已然成为“器”,空空的,容得下一切,容下的下孩子的委屈,负面的情绪和感受,容得下孩子对自己的“指控”,容得下一切。容下了,便是承载了,才让这一切有了代谢,流走和更迭的机会。
所以最后,孩子说着说着,委屈没了,被家长指责的恐惧消融了,连接了母亲,感受到了母亲的爱。最后孩子说,我不该扔同学的杯子。慈航智慧说:“唯有清空自己,得以让对方的频率真实的呈现”。正是因为妈妈空掉自己,才帮助孩子面对了他们的负面感受。感受没有对错之分,当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感受被接纳了,才能集中精力调整自己的情绪。而这里,最需要父母明确的一点是:感受,不等于事实。作为父母,可能会听到孩子说:
“我不要去上学,我不要上学”;
“我不喜欢爸爸”;
“我要打死妈妈”;
……
一听到,孩子说这些,父母焦虑、担心,难过,心碎一地。我养你这么大容易么,你竟然要打死我?
然而,感受,不等于事实。
父母可以做的不是改变孩子的感受,而是接受孩子的感受,连接孩子的感受。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唯有当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他们才能集中精神调整自己的情绪,进而面对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