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约摸上小学六级的时候。家里穷啊,其实那个时候的经济并不发达;大家都很穷。穷得所有的孩子都像一个大馋猫……
爷爷经常把南瓜籽漂洗干净,然后在锅里用盐巴炒干了作为我们的零食。家里来了客人,长辈会带一些龙须酥或者面包之类的给孩子当成零食。除此之外,代销店里面一毛钱一杯的瓜子,五毛钱一包的北京方便面甜醉了我的整个童年。
平常,我们上学,父母会给个一毛,两毛钱作为我们的零花钱,顶多就能买两杯瓜子。我最喜欢周末了,放了假,夏天的周末,跑到地里去帮大包户的老农民爷爷捉棉铃虫。一分钱一只,捉的时候用一个小瓶子挂在胸前,灌半瓶水,虫子放里面一般都会被淹得半死。我一天下来差不多可以捉到四五百只虫子,收入四五块钱;这收入不低了,顶半个劳动力。当时,我父亲很努力的工作,工资高的时候一个月也就四五百块钱,还让左邻右舍的羡慕不已。
用棉铃虫换好钱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代销店买北京方便面。五块钱买十包,应为我一次性买得多,店家一般会送我一包。
回到家以后,我就开始享受我这一天的战果了。首先,找个大的洋瓷碗,正襟危坐在碗旁边,弟弟妹妹也都趴在一旁,我用开水泡好了面条,用方便面的袋子盖在洋瓷碗上,然后将筷子压在上面。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我们纸妹三就目不转睛的盯着洋瓷碗,享受着从碗里飘出一股浓浓的佐料味……
终于,三分钟过去了,我迫不及待的掀开袋子;这时,弟弟比我还急,他立即用筷子抢了一根面条塞到嘴里;这时,我急眼了,提起筷子就打了他一下,然后说到:“都不许吃,一人一口,轮着来。”此刻回想,今日老大我的威望应该就是那时建立起来的。弟弟妹妹都很听话,一口一口的轮着吃,直到面条只剩下一小坨的时候,弟弟往碗里吐了一口口水,然后笑到:“都是我的喽!”二十几年过去了,他还是和以前一样,不守规矩,不按常规出牌……这也许就是老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吧。
无论怎样,北京方便面确实滋养了我的童年;丰富了我的回忆,让我感觉不到儿时到底有多苦。
拥有回忆的人生其实苦也是甜的,劳动换来的果实,怎么吃怎么都香。如今,摆在超市那么多精装的速食面,再也没有童年时代的方便面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