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电脑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博客曾经风靡一时。现如今几年一换的手机已经屡见不鲜,app快时尚的潮流浪潮一层叠过一层。更简短的微博被又一个时代的大众所选择,所以,下一个时代的弄潮儿们又会有怎样的好恶呢?
不论是在抖音欣赏别人的生活亦或是网红剧本,还是在小红书提升审美,亦或在知乎进阶些精英的人生技巧,更有甚在豆瓣过着接地气的日子......
总有一款软件适合你。
这,就是电子数据流时代。
信息本就是数据,曾经是以书本为载体,区别于口语,因而被称为书面语。尽管有个笑话,说现代人沟通已经创造无数交流俗语,但书面语却还是十多年前的刻板文字。一快一慢,一个主打交流,另一个承载记忆与传承,一灵活,一严谨,却又纠缠不清。
国外大佬初期建立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中国大同社会的好想法,网上数据免费,可惜现在也慢慢失去了初衷。
免费和收费总是个难题,一种说法也是免费使人浪费,收费反而人会审慎决策,这真是一个横亘在大海与山脉之间永远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是选择包容还是竖起一道道屏障让人攀登?
但不可否认,这,确实将现在的我们逐渐在往世界公民方向培养。
就像不期而遇的梦,否则也不会遇到一些佳作。
《希尔达》,一位来自英国的漫画家Luke Pearson,讲述勇敢的希尔达冒险故事。
难以忘怀的动画《月神》,近年来封神的巅峰。
无论是《海上钢琴师》还是《天堂电影院》,意大利味道一直比较独特,让人不禁沉浸在欧洲的古堡里面,总是孤独而吹奏着一曲悠扬的长笛,似与屋外森林里麋鹿恰遥想契合,倚在窗畔看月色星光点点洒落大地。
爱极那一落锤,满天星,眼中绚丽。
《重力小镇》,爱上梅宝的性格。喜欢这怪诞的剧情,又充满魅力。
《实验品家庭》,尽管评分不高。却也不失为一部好的科学警示作品。刚刚看完就出现基因编辑孩子事件,唏嘘不已。
《十二怒汉》,从未想过国外的自由与权利是如此的相依,看完不得不扪心自问,这是一个社会学实验吗?难以相信,以人命而践行觉醒之目的。
《火星救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坚持的最终意义。
信息如此之多,又有哪些是你主动选择,又有哪些是推送给你,使你越来越产生粘性?这些是否也会改变后代的未来呢?信息带给我们超越时空的信息,真的不会产生扭曲知识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