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主流烂片,非主流烂片的迷惑性强得多。首先,它通常打着艺术片的幌子。非专业观众并不知道,艺术片只是为了和主流商业片相区分的笼统叫法,至于是否艺术还要具体影片具体分析。其次,有些艺术片追求电影语汇和叙事结构的探索,实验性很强,比如<一条安达鲁狗>,但在电影艺术史上地位崇高,这造成只要看不懂就是伟大电影的错觉。其实,多数好的艺术电影在形式上和主流商业片并无区别,比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国内的<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第三,和主流商业电影不同,前者的标准主要是票房,而非主流电影的成功标准是职业影评人的艰深的文章,普通观众只要仰视膜拜点赞不需要懂。但是,问题来了:非主流电影中有没有鱼目混珠的烂片?有没有滥竽充数的烂导演和伪观众?
梳理西方和中国的电影史,所谓非主流电影或曰艺术电影无不是建立在对主流电影或曰商业电影的再发现之上,去寻找电影更多的表现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再发现首先是建立在对主流电影的学习之上的,从内容到形式,叙事到修辞。(我曾经和初学剪辑的学生开玩笑,你们果然是90后,不过是1890后,因为表现出剪辑的水平大约处于梅里爱之后和格里菲斯之前。)没有这个底子,拍出的东西必然是烂片,而且是让人看不懂的也不值一看却自我陶醉自鸣得意的烂片!
这就是一个皇帝新装的故事,多数观众离场,皇帝继续装,因为他真心认为他的衣服很美。你们看不到?那是你们不懂艺术。最有意思的是,少数会留下继续赞美皇帝新装,为什么呢?你猜。
借用马克思的话: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去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以为不用继承无需学习,直接跳过传统,摇身变大师的人,不是太笨就是太懒,又或二者得兼,用个流行的词就是,呆萌。
没文化,真可怕;没文化又不学习,更可怕。但最最可怕的是,没文化装文化,这类人就是非主流烂片的观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