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乐宝似乎出了正轨,出现了诸多不愿与我合作的情况。
出门时,他坚持要穿别人给的一双网鞋。这双鞋码数大,不合脚,而且鞋头的污渍刷不掉,看起来脏兮兮的。
我拿来给他新买的凉鞋,问他自己穿还是我帮他穿。他不受我选择式提问的影响,坚持要穿网鞋。我又耐心地告诉他,不合脚的鞋子穿出去不方便玩耍,跑的时候容易摔跤或者是把鞋子踢出去。
他自动屏蔽了我的话,开始哭闹起来。最终我只能无奈妥协。
出门后,告诉他我们要去坐公交车,快走出小区大门时,他突然回头指着家里的方式向我们示意他要坐他的三轮推车。
我蹲下来告诉他,因为是出远门,三轮车不能折叠,也没办法带上公交车或出租车。
坐车就不推车,这道理他老早以前就懂,可这次听完我的话,他却开始使劲跺脚。
我试图抱着他,再耐心解释一遍,他却愈发恼怒起来。
无理取闹,外加油米不进,可我却束手无策。
后来,我挺着大肚子,一路抱着他,他的情绪才平静下来。
还有,他明明已经有了自己尿尿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可是这两天却非要以各种奇葩姿势展示他的尿尿技术。比如蛤蟆功似的撅着屁股趴在地上尿;站在凳子上往远处尿;自己捏着小鸡鸡呲着尿……
简直没有他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关键是打不得骂不成,说了还不听。
我有了深深的挫败感,还夹杂着对自己的失望,恼怒,羞愧,自责,内疚,无奈。明明我已经非常努力的学习做一个好妈妈了,可是为什么还是会出现这么多我无法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呢?为什么我学以致用不到地方上呢?为什么我的努力程度远远追赶不上他成长发展的变化呢?
为什么?
我失落了一整天,宝爸的安慰作用也不大。我选择全职在家,用心看书,努力学习,只是想做一个称职的妈妈而已。如今,我却有了深深的无力感。
晚上习惯性的拿起书本读书,却意外的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允许自己做个不完美的妈妈。
人非草木,孰能无错。
《正面管教》中说,要对自己有同情心,要有不完美的勇气。错误是学习的大好时机,犯错之后要继续爱自己,爱生活。有了爱的态度,事情往往就会好转起来。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中写道:“作为父母,我们都不完美,诚实地看待这一点就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解脱。”
“意识到错误以及自身行为产生的后果,同时又要对自己满怀同情与爱,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未曾学习的功课。”
而我,正是缺乏对自己的同情与爱,才会导致羞愧、愤怒、自责、失望、无助等负面情感喷涌而出。
我不是个完美的妈妈,但我相信自己是个好妈妈。只要我爱自己,爱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的发生,努力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我将会和我的孩子成为生活中最好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