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网络的开放性,会看到不同个体的不同表达,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昨天看到一个人表达对年轻的一代的担忧,认为生活在物质优越的零零后,甚至一零后活在虚拟空间里,缺乏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对烟火生活的温度,容易对现实失望,几乎不进行有深度的阅读,而且阅读品味堪忧之类。
不知怎么,让我想起美国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又被称疲惫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
英文表达是,Beat Generation。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流文化曾不顾一切的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牢靠的文化新秩序。
但是,年轻人却非常抵制这种强硬的文化秩序,他们追求自发的艺术创作,反对扼杀人们心灵的力量,他们怀有渴求无序、狂欢状态的浪漫主义情怀。
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
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因此被称作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有金斯堡及其作品《嚎叫》。
其实,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除了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还有新的含义“欢腾”和“幸福”的意思,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所以未必只有颓丧的消极意义。
垮掉的一代”实际上是“迷惘的一代”的对照。海明威在小说《太阳依旧升起》中塑造了“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
这个称谓来自美国著名作家斯泰因为《太阳依旧升起》题的一句辞——“你们是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包括海明威在内),他们之所以对生活失去信念是由于战争的创伤,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失去对人性的渴望。
王国维曾经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学品味的转换,文学典范的转换,只是一个历史问题。
比如在一些书里,我看到过对《红楼梦》迷恋的时代,也看到过对《青春之歌》,《牛氓》迷恋的时代。
五十年代有五十年代的作品和受众,八十年代有八十年代的审美和追求。
排队买新款的苹果手机是不值得提倡,但是只看到这个也是一叶障目的。
生活的琐碎与时代的潮流没有一天不存在,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得独立,多元化,具备快速的流动性。
文学的表达一直没有停息,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欲望与表达方式。
因为科技的发展,人的世界性和流动越来越强,这个流动性有地理的,也有文化的,包括在国内地域性的改变,也包括跨越国界。
因为职业的原因,我不断的接触年轻的群体,也经常得到他们的阅读推荐,看到他们的阅读品味和变化,觉得很多孩子认识深刻,阅读品味都很好。
他们推荐给我的,我原来不会去阅读的一些作家,像双雪涛,阿乙,李娟,文珍,李静睿等等,每个人都以自己最真实的面貌诚恳的表达着。
个人在向前,国家与世界也在步履不停,每一代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与要面对的问题。
记得有个阶段,大家都很热衷于讨论七零后怎样,八零后怎样,九零后如何,现在九零人也三十岁了,我觉得他们更有礼貌,也更有活力。
所以,没有哪一代是垮掉的,我们要看到新生代身上积极更迭和生长的东西,接受时代和社会变迁带来的社会群体包括文化的变化并对其发展性持有持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