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墙之内:虔诚者的自渡

  寺庙的清晨,钟声尚未敲响,香火已袅袅升起。我和朋友来到寺内,我手里拿着一副手套,名义上是来此做义工,实则内心暗藏一段无可言说的迷茫。初时以为自己是施与者,后来方知,我不过是千万自渡者中的一个,暂借这片清净地,窥见人间百相。  一起做义工的那些善男信女,面容各异,却共享一种神情——虔诚。不是是孩童式的天真信仰,而是历经沧桑后的一种专注。那专注里,有年长成熟的男子,却经常在佛前长跪不起,额头轻触冰冷的地板,仿佛要将半生的重负卸下;有老妪,手指因岁月而弯曲,却依然能稳稳地拈着三炷香,每一步跪拜都极尽庄严;亦有年轻女子,眼角尚未生出细纹,但眸中已盛满故事,她静静在角落里无声的站立着,不求不拜,只是站着,如同被抽去魂魄的精致人偶。

  他们的眼中,各自映着不同的故事。我在忙碌的时候时偶与某些目光相接,瞬间便被那深处的幽暗或明亮所击中。有人眼中是悔,悔那不可追回的时光与选择;有人眼中是怕,怕那不可预知的未来与失去;有人眼中是愿,愿那难以企及的平安与喜乐。千百种情绪,竟在这香烟缭绕的方寸之地,赤裸呈现,不加掩饰。他们叩拜的,岂止是泥塑金身?分明是向内心的另一个自己跪伏,希求和解。  我仿佛明白,这庙宇实则是一处巨大的镜像之室。每个人前来,表面是求神佛保佑,实则是在与自我对话。那香火,是他们具象化的欲望与苦恼,升腾,然后消散于虚空。那磕头跪拜,是一种身体力行的仪式,想要通过肉体的谦卑换取心灵的片刻安宁。所谓“渡”,哪里是从此岸到彼岸的简单跨越?不过是在纷扰红尘中,为自己寻一个喘息之隙,一点一点地挣脱自身的困厄。

  在寺庙里看到一位老者,倚在殿外的石栏上,远望红墙外。我走到他身边时,他忽然开口,自言伤过人,也被伤过,如今只求内心清静。“姑娘,”他说,“拜佛不是求佛替你解决问题,是求个明白。答案从来不在香灰里,在你心里。”我恍然,这庙中男女,哪一个不是在用各自的方式,试图读懂自己写就的困局?

  义工之劳,扫地、奉茶、指引,琐碎如此。然而正是在这琐碎中,我好像模糊的触摸到一种说不清楚的厚重感。我这个旁观者,仿佛成了他们仪式的一部分,一个无声的见证人。我所“施”的,不过是一杯清茶,一个微笑,片刻的陪伴;而我“得”的,却是窥见众生皆苦、人人自渡的深意。

  钟声风铃声,声声入耳。香客渐稀,庙宇重归寂静。我站在院中,看到一束阳光掠过飞檐,心中澄明一片。原来渡己之道,并非逃离尘世之苦,而是深入其中,仍保有一点观照自身的清醒。那些善男信女明日仍将涌入,带着新的或旧的故事,继续他们永无止境的自我泅渡。

  而我也一样,终将走出庙门,重返人间烟火。惟愿能记住此间所见:众生皆在苦海,而虔诚,不过是深知此点之后,依然不放弃那一点自渡的勇气。

自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喜欢释迦牟尼的这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里该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
    夏天YJ阅读 1,252评论 7 2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起点中文网,ID木文言武,文责自负。 南梁京畿仑山湖畔,寅时的同济寺已灯火通明,僧...
    木文言武阅读 795评论 17 236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为旧文改后新发,文责自负。 1 普渡寺位于莲花山东麓,坐西面东,从山门到藏经楼,依着山势渐次...
    阿Q酥阅读 2,477评论 25 176
  • 推荐阅读: 南岳衡山:秀中蕴奥,御山而飞 (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盗用) 大...
    黑白的触动阅读 2,387评论 0 0
  • 浙南闽北隐匿在山水间的廊桥王国 作者:本刊编辑部 薛宅桥位于浙江省泰顺县三魁镇薛宅村锦溪,古称“锦溪桥”,始建于明...
    f2dcc5df1b5e阅读 8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