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纵使曾经横行天下,最终也只能自刎乌江。
项羽之败,很大程度上败在他不会用人上面,刘邦就曾说过:“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对手,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其实,何止范曾这种外姓人不能为项羽所用,就是项氏家族内部,也有不少不为项羽所用的。
从史料记载来看,项氏家族的人数不算太少,项羽的叔叔有两位,其余出现的同族有数位,寻根溯源,整个家族数十人是肯定的,只是大多数都没能在史书留名,留名的也多是一两处记载,此外再无消息。
那些留名的项氏族人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信任项羽,一类是不信任项羽的。
最信任项羽的当然是他的叔父项梁,提项梁之前我们先讲讲他爹项燕。
项燕是楚国大将,曾经率领楚军击败李信的灭楚大军,逼得秦王政请王翦出山。王翦亲率60万大军灭楚,楚军大败,项燕力战被俘,最终自杀,楚国也随之灭亡。
项羽是项燕的孙子,项燕战死时项羽才9岁,不过其父应该已经去世(怎么死的不清楚),由叔叔项梁抚养,并和项梁一起到达吴中,在那里带着他的江东子弟兵随项梁起义,开始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项梁的最终结局也很清楚,在定陶因轻敌被秦将章邯击败,力战身死。章邯后来又被项羽击败,而且还投降了项羽,秦朝最后一支主力就这么没了。
可能是出于安定人心考虑,项羽并没有杀章邯为叔父报仇,反而在之后的分封中封章邯为雍王,也就是三秦之一。
除了项梁以外,项羽还有一个叔父——项伯,项伯属于不相信项羽的。他对项羽并不够忠诚,因与张良交好,就在鸿门宴之前给刘邦通风报信,又在鸿门宴上救了刘邦一命,后来项羽要杀刘邦老爹刘太公,又是项伯劝说才作罢。
项伯这么做显然是看出项羽不是夺天下的料,铁了心投靠刘邦了,项羽死后,他也跑到了刘邦这边,刘邦称帝后,给他赐姓刘,封射阳侯。项伯之子刘猷(yóu)因有罪,没有承袭项伯的爵位。
这些都是项羽的近亲,还有比较远的,最著名的就是项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因鸿门宴出名,来历和下落却不清楚。我们不知道他与项羽是何关系,但项羽能把刺杀刘邦的任务交给他,显然对他很是信任,项庄应该是项羽的心腹,最后可能战死乌江。
此外,还有项声、项悍、项冠、项佗、项襄等,均为项氏宗亲,但下场却不相同。
项声曾击败英布,却屡次被彭越、灌婴等汉将击败;项悍曾被汉将靳歙在鲁北击败;项冠曾被灌婴在鲁下击败。这三人都下落不明,要么战死,要么隐姓埋名,史书没有他们结局的记载。
项佗和项襄也是弃楚投汉,不过时间和方式不同,项佗是在灌婴攻取彭城时被俘的,然后归降,项襄则是在汉二年(前205年)楚汉争霸尚未分出胜负时就在定陶转投刘邦,是最早投靠刘邦的项氏宗亲。
项佗是项羽的族侄,政治才能突出,曾出任魏相,后担任西楚柱国,相当于副令尹,也就是副宰相。可大势已去之后,项佗也得识时务,被刘邦赐姓刘,封平皋侯。平皋侯传了四世直到汉武帝年间才被废除,那也是汉武帝大规模废除侯国的时期。
项襄是主动投靠,也很受刘邦重用,自然被赐姓刘,以功封桃侯。他的子孙是最发达的,其子刘舍在汉景帝时期担任丞相。
总的来说,项羽死后项氏家族过得都很好,刘邦没有像对待功臣一样赶紧杀绝,而是给予很大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