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胜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帝都,在找工作时很自然的就把会计工作当做了首选,毕竟学的财会专业,好歹科班出身嘛,不当会计多浪费。也参加了大大小小的不少面试,但说到结果就让人难以开怀了,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直观的发现基层会计工资竟是如此之低,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简直是惨不忍睹,还不如路上卖烧饼挣的多!再看看同是一年毕业的高中同学,就因为人家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学英语专业的,工资轻轻松松甩会计行业几条街。
当时的心情就像是自己吞了一颗黄连、一颗苦果一样,心里就剩下一个想法:怕不是学错专业了?我的大学同学有人是这样自嘲的:我可能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才被选中当什么会计!
可笑的是当初选择填报志愿选择专业的时候,父母、亲朋好友还一个劲的劝自己,说什么会计是旱涝保收,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会计,这个行业是越老越吃香的,绝对有奔头,然后把自己已经填好的物联网专业、动漫设计专业、传媒专业不是删了就是往后靠了靠。
结果呢,刚大学毕业就被现实啪啪打脸,会计侠们的工资低的能让人怀疑人生,而且好像会计的一生都在和学习、考证纠缠不断,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你说考证、学习就考证学习呗,起先以为去学习、考证的人和不学习不考证的人能拉开距离,结果有一天突然发现很多企业在招会计的时候,证书成准入门槛了,什么要求要有初级证书,要有中级证书,拥有注会证书和中级证书优先录取,反正考完证书,工资也没见涨。
有人会说,你这是经验不足积累不够,等到资历够了,自身也够硬了,捞个领导当当,工资肯定也水涨船高啊。
你这是屁话,当个财务主管、财务经理,工资上涨是必然的,哪个部门你当了部门领导工资不跟着一起涨,这不是正常嘛。也没见其他部门相当领导先得考张证书撑门面。
再说了全国有三千多万的会计总量,有多少能当领导的?殊不知,在北京又有多少中小企业会计主管、经理的工资也才刚刚八千多点。
不要跟我谈大公司收入多少待遇多少,就问一句话,全国是大企业占绝大多数,还是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你在一个中小企业不断成长积累,即使跳槽也很难突破这个圈子吧,想跳到大公司,除非你真的是个了不得的人才,能征服大公司的HR、BOSS,过五关斩六将,层层突破,方能从一个圈子进入另一个圈子。
我告诉你,很多人究其一生,即使兢兢业业、勤勤勉勉、踏实努力,也很难完成从小企业到大企业的转变。之前可能会有,偶然你能碰到一个,现在是越来越难了。
为什么?
会计大军早已饱和了!
没有什么门槛,再加上老一辈的口口相传,‘金饭碗啊,越老越吃香啊,稳定啊,事少不操心啊,迟早会成为香饽饽…’,在这些因素的催生下,能不泛滥成灾吗?
中国什么最多?自然是人多,听说什么行业好,什么能赚钱,大家都是拖家带口的一窝蜂的就上了。学的人一旦多了,可替换性就强,也就不存在缺口、稀缺性一说,用很少的价钱就能招到人,因为你嫌弃工资低,不愿意干,可有的是人愿意干啊。
这一点非常符合经济学上的买方市场。企业,也就是用人方是买方,持币待购。应聘者是卖方,供大于求,为了能销售出去,可不得争相降价出售嘛。
政策年年都在变,得持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大脑,你才能顺利的在会计行业谋生。‘活到老、学到老’是会计行业的真实写照,而且不学不行,除非你不想干了。
你以为除了上面的会计人员饱和、工资低、政策年年有变化之外,就没有什么可吐槽了的吗?
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吐槽了,是因为可吐槽的实在太多了,纠结在于逻辑顺序,哪部分最应该拿出来吐槽。
会计行业的忙碌和心酸,我觉得有句话来形容很贴切“我披星戴月的忙碌着,操着卖白粉的心,拿着卖白菜的钱。”
企业的财务部门明明很重要,但是经常面临着质疑和误解,受欢迎的往往是那些创收部门。我知道很多的财务人很想说财务虽然不能直接创造收入,但是能让企业省钱,规避很多风险,财务分析能帮助企业决策,优化企业成本,于无形帮助企业有序化经营等等。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是不那么理想的。
最可怕的是这两年人工智能异军突起,据有关报道会计被人工智能取代,概率高达96%,甚至更高。好嘛,会计本来已经这么艰难了,再加上人工智能这个定时炸弹,这是要不留活路啊。
很快,风向开始变化,有消息说国家开始大力支持管理会计的发展,鼓励财会行业从业人员考取CMA等相关证书,向管理会计转变。
有多少人考取了CMA等证书我不知道,但是培训机构们又新增了一项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