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月亮和六便士》的一些直观感受。
作者的“自我代入”
如果我读过盖茨比原著,我可以笃定地说我觉得这个故事和它用了一样的手法——作者让自己化身为故事中的男二号,对主人公及与他有关的一切都产生了浓厚兴趣,继而在不知不觉中牵扯出奇妙复杂的情感,最后主人公在作者化身的男二号一生中终究是留下了遗憾——可惜,我只看过盖茨比的两版电影,权以为是真实还原的原著本身。如此说来,这两个故事的创作手法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一点就无可厚非了。
依我拙见,这样的写法于作者于读者都是极有效果的一件美事。
于读者,首先便是真实感的提升。你就像坐在酒吧里,听着刚刚才认识几分钟的朋友像你侃侃而谈,讲述一个对他来说非常特别的人和发生在他身上许多特别的故事。
其次是读者的代入感。这林林总总的围绕主人公发生的故事中,有些只剩一点细枝末节了,有些却又清晰到像是在眼前直播,但无论如何,这位新朋友兴奋地想全部讲给你听,甚至不在乎你的感受,自顾自地尽兴地说着,你也就饶有兴味地听着…看着…
还有就是节奏感。我自己读的过程中,对于每个事件,以及每个出场人物的描述和背景介绍,包括环境的衬托等,都觉得很自然地跟上了情节发展节拍。尤其是最后部分,作者通过和一位一位的当地人交谈,用想象描绘出一幅幅主人公人生最后岁月的生活场景,这一位位的人物出场都让我觉得自然而不硬凑。
现在回想起来,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作者让读者借用他的双眼和大脑去想象这一幅幅场景,想象自己走进主人公的生活,想象自己看到他如何把毕生终极之作与人类艺术罕至的土屋一起烧毁… …所以这些想象是读者和作者一同铺展开来的,到最后,你也分不清是谁的想象更接近真相。
作者的巧妙停顿
在每一段合适的节点,作者都会插播一章自己的回顾、分析和判断。我认为,表面目的是为之前的情节做补充说明,也为之后要发生的情节做合理铺垫,实则还是为了证明整个人物和故事的真实性。
那些类似于…自己忙于生活而有一段时间无暇顾及主人公…或者遗憾于自己只能道听途说一些消息来填补很多空白…又或者自己对这主人公的行为和情感,是从愤怒到不解到接受到理解的心路历程的展现…无一不让我觉得:真有这种家伙,干得出这档子事儿!
爱社交的作家和不爱社交的画家,他们都叫艺术家?
其实也不尽然,这只是单纯把作者化身的作家和男主人公单独拿出来做了比较,因为写完这句话我想起来,故事里还有一位可爱又可怜的画家也是名社交好手呢!
没错,结识男主人公缘因作家参加了一位同行的家庭宴会,而被刻意跨入作家圈子的男主人公的妻子邀请至家中赴宴。从此与男主人公有关的一切都是因为作家爱社交,爱打听,爱管闲事。
当然,这可是摆在嘴边鲜活的好素材啊!作家越打听陷得也越深。同时,那位画家又极其不擅长社交,更不屑社交。
这就让我疑惑:是否这两种人都能被称为艺术家?
因为艺术于我看来,总是孤独的,不受世俗干扰的;总是坚定地孤芳自赏着,遗世独立着;最不堪一击也最盛气凌人。然而一旦它和社交沾上边儿恐怕多少有点令人感到不安吧。
而不难发现,作家如果不具备社交的本领,或者他根本不热衷于这项活动,似乎就会把许多精彩的素材给拒之门外了。
我也知道,要想反驳我这片面的结论是很容易的。在这里,我仅以为:作家如果具备社交意识,甚至社交本领,无疑是为他打开了无数扇大门,人物和故事可以存一仓库;而画家如果太会说话,就会轻易给人留下不自知、不勤奋、不深刻的印象,就像书中的不幸的荷兰画家——苦到根儿了却还是惹人发笑的。
浅谈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