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噪音制造者

图书馆电梯口的方位,有一位打电话的小女生。我是从声音的传播途径推测出方位,根据音色判断是一女子,根据内容判断是小女生。

我坐在大厅的自修室看书,周围都是与我一样的读者。安静的环境,配上电话声音,一静一动的对比,足以令人尴尬,而女子谈论的内容,更为无聊。

趁着接水,从她旁边经过。这块区域是电梯的出口,又属于图书馆自修区域的中心,声音回荡在图书馆。而她双耳插有耳机,与手机中的人视频聊天,姿态自然,神情并茂。

她一定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有多大,就像公交车上唱歌的乘客。耳机这个神奇的东西,可以给你带来一块独立外世的区域。只是选择错误的环境,自然带来错误的影响。

跑步时,一双耳麦,为你增添跑步的乐趣,但也屏蔽了你的感官警惕,使得路上的安全没有保障。最好的选择是,单只耳麦,既可以得到耳机带来的享受,还有另外一只耳朵的即时反馈。

这件事,算不上这个女孩的错,但她就是做错了,就像下面这位图书馆工作人员一样。

晚上八点左右,图书馆的闭馆时间临近,空座位在这个时候,成批量的出现。读者们好像少了一种意识,将椅子归位。这种敞开的状态变成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他将一只又一只的椅子归位。这种归位的方式简单易操作,就是一个推。结果是,椅子腿脚与地板摩擦出刺耳的声音,其实这种声音不算大,每个人在餐馆可能都遇到过。比如,餐后你将椅子归位。你的做法值得赞扬,因为这是你的善举,而图书工作者的行为是工作,环境也不同。摩擦声与安静的自修室形成强烈的对比。

工作人员有错吗?应该有,对安静的学习环境进行了破坏,与电话女孩造成的结果相似。但整理椅子,却是他的工作,情况又有不同。问题在于,有没有不破坏自修室环境的工作方式,显然是有的。图书馆并没有对工作人员的这种行为进行规范,而真的提出规范的话,这样的工作,一个人又无法妥善的完成。

防弹可可

2019.12.2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有一张借书证,这张图书证的历史跨越了两位数的时间,但只用了不到五次。我清楚地记得,刚办证那会儿,下了班穿过城中著...
    柳二白阅读 543评论 0 0
  • 我不知道这篇文章要从哪里开始?西南大学的站牌?天生站走了,那个见证了无数对“天生一对”男男女女的粉红色,终于被推倒...
    小鹿林夕阅读 268评论 0 3
  • 花钱,古代又称厌胜钱或压胜钱,今又称玩钱、吉祥钱、民俗钱,其材质以金属为主。这种钱币不是流通钱,它的材质大都比较粗...
    藏经天下阅读 891评论 0 0
  • 所谓懂事 就是在这样寒冷的天气 叶子就不要 招摇地挂在树上遮挡阳光了
    替代疗法阅读 1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