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属于美洲国家,为什么也要放到中东专栏里来呢?一来因为他当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一招不慎就会爆发核战争:二来起因也跟美国在中东的布局有关。
前面的篇幅已经提到过了,二战结束后世界处于美苏两级争霸的局面。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出任苏共总书记,对美国和西方世界的态度更为强硬,加大了对在中东反美反以力量的支持。而这段时间双方斗争最高潮的部分则属于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
关于这则事件的描述,很多文章都是说由于美国海军的封锁苏联灰溜溜的撤销了在古巴部署的导弹,最终美国大获全胜。然而事实是不是这样,还需要把它从头到尾捋一遍。1959年美国在土耳其部署了大概15枚可携带核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这样一来苏联的政治工业中心基本处于这些导弹的射程之内,而苏联可以打到美国本土的导弹是非常有限的,基于这一情况双方形成了战略上的不对称,因此苏方高层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案希望可以扳回一城。
1959年古巴革命军发动叛乱,卡斯特罗上台。卡斯特罗刚开始是想和美国搞好关系,但美国人反反复复的态度让卡斯特罗难以忍受,美国古巴的关系开始恶化,最后美国对古巴实行了经济封锁。此时苏联伸出了援手,不但承认了古巴政府的合法性,顺带还有大量的援助。
苏方以向古巴运输生活用品为由暗地里装载了武器装备和部分导弹,美国情报部门对此没有丝毫察觉。在危机爆发前,苏联已经在古巴部署了大约15-32枚中程导弹,此外还有可以投掷核弹的伊尔-28轰炸机。
美国得到消息后,苏方已经在古巴完成了导弹发射基地的建设,对此美国人感到十分震惊,甚至恐慌。因为一旦爆发战争,美国本土所要遭受到的打击也是无法承受的(古巴距离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实在太近了)。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立即下令出动海军封锁了加勒比海,海军陆战队倾巢而出,导弹部队也全部集结待命。苏联方面也是针锋相对,声称:不惜要一切代价支援古巴,必要时可动用核武器。战争的阴云在美苏上空不断凝聚,全世界都被笼罩进了“核恐怖”的范围内。
而后发生的事情有点戏剧性,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表达了自己不愿事态继续扩大的意愿,肯尼迪随即回应解除封锁,但要求苏联撤除在古巴部署的导弹。然后赫鲁晓夫不顾古巴的强烈反对下令撤出了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系统。
在此之后美国也撤出了在土耳其的导弹系统,只不过这个是秘密进行的,能让美国的面子好看一点。美国允诺苏联不再侵略古巴,而相应的苏联也不得打土耳其的注意。整个事件中,美国人除了面子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反而被人在自个后花园埋了一颗钉子(去年还爆发了反对美国的街上游行)。对苏联来说,去除西南方军事威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次事件的受益者其实是苏联,而古巴成了一个被利用的第三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