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补了两天《琅琊榜》txt,终于在期待与不舍中看完。身心俱疲。身累是因为看的太急眼睛疼,总是看完上段想看下段,导致很难停下来。这两天大部分时间甚至凌晨一两点还在举着手机看,结果觉得视力又下降了许多。心累是因为入戏太深情感投入太多。经常将戳动内心的一句话,一段话倒回去几行来回看,导致进度很慢。虽然这样,却因为专注直接保证了情感的饱满。
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投入太多,终究难免太伤。这是病,然而好像治不了。就像大家一起看剧。结局了有些人感慨两句也就完了,然后就不想了,然而偏偏有群多愁善感的人。总是想太多。久久放不下。
昨天发现三叔(《盗墓笔记》作者)新开了一个坑,突然就很纠结,要不要去追。觉得自己真真是老了,都有点玩不起了,我怕执念太多会太过。心会太累。像盗笔这样的执念我还是很怕很怕再来一个的。投入太多感情。然而又很清楚自己忍不住。
言归正传。读完txt之后,竟然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人物竟然是蔺晨了,虽然一直都很喜欢他,但看剧的时候还是最喜欢梅长苏的。越经回味与沉淀,越发觉得蔺晨才是最吸引我的角色。所以,是逃不掉每次和大家的审美都不在一个点上了。就像《步步惊心》最喜欢十三爷。《还珠格格》最喜欢萧剑,《伪装者》最喜欢阿诚。。
蔺晨是最懂梅长苏的人。他是怎样一个人呢?看似整天没正经,疯疯癫癫,说说笑笑,风流潇洒,没事顺带调戏个良家妇女,顺带连飞流这样的俊俏少年,笑眯眯的公子哥豫津也要被他戏耍。然而这个飞扬跋扈的男子。我却总能想到他手执折扇,一个人在夜色中立于月色之下沉思发呆的画面。
看着他若无其事玩闹尘世浮生的时候,我总觉得他是孤独的,他是最孤独的,孤独到无人理解,也不愿以真面示人。所以,他戴上了一副不羁的面具,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越想掩藏,就表现的愈发离谱,然而久而久之,也不知道这个面具是戴给世人看还是拿来敷衍自己。他的孤独,在于少有人懂他,少有人透过他的表象看到他的内心。
他一向是看的最透彻的人。无论什么事情,所以他懂梅长苏,懂他的每一个决定,也懂他的决心。所以,他从不试图阻止,只会无声的配合。即使是最后那一次,他也清楚的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梅长苏。
他说“我答应过陪你到最后一日,你虽食言,我却不能失信”。他是最看重情义的,不过他从来不说出他在乎的东西,拼命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懂那份感觉的孩子,都是心头有伤的人。即使最难过的时候,也不会流下眼泪,宁愿忘情放纵,纵情欢笑,将最深的痛埋在心底。
每一次,每一件事,他都清清楚楚看到了结局,猜到了结尾,却依然要亲身经历或者眼看着这些过程。这并不快乐,很多时候,都不如什么都不知道的好。看的太清的人,活的太累太疲惫,所以蔺晨会刻意靠宣扬的外表来平和这些苦。
想来,梅长苏和蔺晨才是知音,他们相伴十四年。可以任意嬉笑打闹出言讽刺。却又彼此在意。想想林殊才存在了多少年。十二年的空白,景琰只能做曾经鲜衣怒马的那个飞扬少年林殊的知己,而梅长苏的知己,只怕他远远做不成。一声殿下,甚至以的一声陛下,哪一个称呼可以让他与梅长苏之间,可以尽情自由相处,终究做不到,因为梅长苏会永远想着他的身份,想着怎样做才是合理的,所以,景琰和林殊,只能停留在那年那日。就算他活下来,你能给他大,也只是自由而已。
看剧的时候,虽然对梅长苏最后的选择表示理解,然而直到看完书,才算真的有感同身受的理解与震动,那不是放弃,是选择。于公,朝廷无人可用,林氏但有一丝风骨尚存,就不会让百姓陷于危难,从这个角度,是命运的残忍,也实在是梅长苏太倒霉了些。然而,于私,这确是梅长苏的愿望,战死于沙场,才是他最想要的归宿,他不想终于病榻,他不想做梅长苏,江左盟也好,麒麟才子也好,都不是他想要的,都不是,他一点也不在乎这些,反而相比于少年时的自己,他是那么讨厌现在的自己,他内心深深怀念的,依然是那个往来不败的少年将军。此生,还能让他在最后三个月回到旧日最熟悉的战场,对抗最熟悉的敌人,身边挚友忠将相伴,并肩作战。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他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可见,他多么想做回曾经的林殊,而不是在隐诡地狱里拖着一具残身算计险恶人心,搅弄金陵风云。
从这个角度来看,于他自己,又实为幸事。
其实,从始到终。这个想法,这个灵魂,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恐怕连蔺晨都没有意识到。只当他放不下责任。放不下百姓与朝廷。
只是,没有了梅长苏的蔺晨,终究会太过孤独,从此,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只怕他从此只能一个人于雪地里沉默的舞剑。于世人面前继续做个风流之士。只怕无人懂他心中悲苦。
看的太透彻的人,大多是生性敏感,慧极必伤。总是想找个躯壳来掩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