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智力与手
手与人的心灵
手直接同人的心理相连,不仅仅于某一个体的心理相连,而且还同当时当地的生活方式相连。只要人的心理存在着某种自由的精神,他就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将其表现出来,这就需要依靠手的力量。
假如没儿童无法使用手,他的性格形成就会处在很低的水平上,有不听话,没有激情,懒惰和情绪低落等表现,而可以使用手的儿童,比不能使用手的儿童发展得更快,而且他们的性格明显比不能使用手的儿童坚强。
运动发展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遵循着生物的规律。
另一方面,它跟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儿童运动之前会首先进行观察。儿童最初学会的运动是抓或拿。
儿童在十个月大的时候,能够通过劳动物体,充分表现出手的能力。儿童在清楚的了解他周围环境中的东西之后,开始行动。他们可能会不停的打开,或者关上抽屉或者盒子等东西还会拿出柜子里的衣服,从瓶中把瓶塞拿出来,把篮子里的小东西弄得满地都是,然后再把它们装回去,通过这些活动,儿童控制自己双手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儿童的身体里,仿佛有一个闹钟,将把他体内保持平衡的能力唤醒。环境在这里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而是大脑发出的命令信号。
人类可以站起来,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坐起来。
第二个阶段是翻身,然后爬行。
第三个阶段,他就能够独自站立了,而且用整个脚掌撑着地,已经可以完成成人正常站立的姿势。
过了不久,他就想达到第四个阶段,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而自己走路。
这使儿童达到了一个新的独立水平,独立可以使儿童快速的发展,否则儿童的发展将会变慢。
不要为儿童提供过多的,没有必要的帮助。
直到儿童的手的技能和他们的腿保持平衡的能力结合起来以后,他们将不仅要求走路,而且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去拿一些比较重的东西。儿童喜欢攀行,喜欢抓住某种东西,使自己身高。现在他抓住某种东西的目的,已经不只是想拥有她,而是想利用这个东西爬到高处去。这也是锻炼力量的过程,儿童在整个过程中都在锻炼力量。
之后儿童对自己的力量有了充足的信心,他已经可以走路了。这时候,儿童就开始对周围的各种动作进行观察,而努力去模仿他们。在这一期间,他们的模仿不是有人让他们这样做,而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内在需求。
我们能够看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很多准备阶段。
他们一定要首先准备好自己以及自己的身体器官。
然后他们会慢慢强壮起来。
接着,他们观察他人,最后他们自己可以独立的做事。
如果儿童已经真正的独立了,成人的帮助就会成为一种障碍。
如果儿童已经走得很好了,而且有了走路的需求。我们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对他们提供帮助,这种做法只会给他们一种自卑感。